-
元人,傅汝礪妻。善詩,閑雅可誦,然不多為。又恒毀其稿,或竊收之,令勿毀,則云:“女子當治織纴組紃以致孝敬,詞翰非所事也?!奔茸?,汝礪編集遺詩,題曰《綠窗遺稿》。
-
(1236—1312)高唐人,字子靖,號靜軒,又號靜齋、靜山。性簡重。師康曄。始為東平嚴實掌書記,擢御史掾。世祖至元八年,以薦為翰林應奉,升修撰。成宗即位,除集賢學士,上疏言京師宜首建宣圣廟學,定用釋奠雅樂。從之。累拜翰林學士承旨。武宗踐祚,首陳三事,言皆剴切。進平章政事。乞歸。卒謚文康。有《靜軒集》。
-
彪字元仁,號虎林,臨安人。官至鎮(zhèn)江學正。
-
燕不花字孟初,張掖人。
-
元上元人,字文舉。楊剛中子。承其家學。工古文。初為江浙行省掾,歷江浙儒學提舉,遷太常博士。有《佩玉齋類稿》。
-
蕙柔,江南士人妻。
-
徽州婺源人,字以質(zhì)。順帝至正間,嘗從汪同起鄉(xiāng)兵保鄉(xiāng)里。有《云坡樵唱集》。
-
(1304—1372)元明間徽州府祁門人,字德輔,一字仲裕。元泰定帝泰定二年舉人。會試以答策伉直見黜,棄科舉業(yè),盡力于經(jīng)學。教授于宣城、歙縣間,四方學士執(zhí)經(jīng)門下者甚眾,學者稱環(huán)谷先生。明洪武初,聘修《元史》,辭歸后,結(jié)廬石門山。有《春秋經(jīng)傳附錄纂疏》、《程朱易傳義音考》、《詩集傳音義會通》、《禮經(jīng)補逸》、《環(huán)谷集》。
-
燕公楠(1241-1302) 字國材,號五峰。南康軍建昌(今江西永修西北)人。官至大司農(nóng)。存詞一首,附見元程鉅夫《雪樓樂府》。
-
字叔達,饒州人。
-
元祁門西隅人,字天麟。博學不仕,隱居查山,與兄汪克寬講學,人稱查山先生。有《三分稿》。
-
思孝字奉先,云中人。至正間官武州守。洪武己酉被召,至,辭歸。
-
善學(1307-1370),元末明初江蘇吳縣龜山光福寺僧,字古庭,俗姓馬,吳郡(今江蘇蘇州市)人。十七歲出家,受《華嚴經(jīng)》于林屋清公,精研賢首疏鈔。學問精深,融貫諸家,是極負盛名的元明兩代華嚴宗高僧。洪武初,因本寺輸賦違期而流徙江西贛州,行至安徽池陽馬當山時病逝。歸葬光福寺,大學士宋濂為之作塔銘。
-
元吉安廬陵人,字成工。順帝至正元年鄉(xiāng)貢進士,工詩。
-
薊州寶坻人,字秉元。始為道士,善塑像。至元間又從尼泊爾人阿尼哥學習,所塑西天梵相,亦稱絕藝。塑上都、大都各寺佛像,皆神思妙合,天下稱之。上都之三皇像尤為精美。累官昭文館大學士、秘書卿。
-
(約公元一三二〇年前后在世)字仲倫,東陽人。生卒年均不詳,約元仁宗延祐末前后在世。從許謙游,為文以左、國、史、漢為標格。隱東白山,與陳樵相唱和。序著有絪緼集《元詩選》傳世。
-
明大理人。大理第十世首領(lǐng)段寶子。洪武十四年明兵克云南,授為宣慰使。段明貽書征南將軍傅友德請奉正朔,乞賜班師。明年,藍玉等克大理。明與兄段世被俘送京師。帝賜明名歸義,授雁門鎮(zhèn)撫。
-
琥字正卿,可溫人。嘗家於衡鄂,登天歷第。初名雅古,文宗御筆改為雅琥,授奎章閣參書。至元間,行中書,調(diào)選廣西靜江府同知。比上其名,中書正奏授高郵。時廣西多寇盜,而琥母老,即移家歸武昌待次。馬中丞伯庸作序送之,朝士因各為歌詩以美其行,傅廣文與礪有句云:“忽聞除書雙及門,老親白發(fā)生顏色?!贬釟v官至福建鹽運司同知。
-
大柱字中砥,其先湘州人,徙居鎮(zhèn)江。入句曲山為道士。
-
徐憲,字元度,無錫人。博學能詩,精于理學,拜內(nèi)臺監(jiān)察御史終戶部侍郎。
-
江陰人,字公垣,號小齋。工詩文。精書法,尤善篆。恬放自守。至正間辟帥府照磨,尋謝歸。
-
婺州東陽人,徙金華,字直夫,一字用賓,號屏巖。性通敏,涉覽經(jīng)史。少游太學。薦授婺州路儒學教授。元初,婺有學校,自觀光始。調(diào)紹興路平準行用庫大使,以母老辭。有《屏巖小稿》。
-
紹興上虞人,字季章。從韓性學《尚書》,閉門力學。后應辟為吳淞教官。有《通鑒綱目考證》。
-
(1242—1302)大都宛平人,字子有。世祖至元二年,入備宿衛(wèi),侍太子真金,以工部尚書兼東宮都總管府事。十九年,高和尚、千戶王著殺丞相阿合馬。九思率宿衛(wèi)平定事變,捕獲著等。累拜中書平章事,加大司徒。
-
錢塘人,字思復,號曲江居士。順帝至正元年,省試《羅剎江賦》,時鎖院三千人,獨惟善據(jù)枚乘《七發(fā)》,辨錢塘江為曲江,由是得名。官副提舉。張士誠據(jù)吳,棄官。既歿,與楊維楨、陸居仁同葬干山,人稱三高士墓。有《江月松風集》。
-
字子威,開封人。辟從事。
-
吉安安福人,字文廷。少習《春秋》,受知于歐陽玄。文宗至順元年進士,授臨江錄事,有善政。遷國子助教,進太常博士。順帝至正初為翰林編修,與修《宋史》成,進修撰,出知沔陽府。有《春秋通旨》、《容窗集》。
-
元明間浙江杭州人,女,字惠蓮,號自然道人。善詩章,曉音律。晚年居蘇州之春夢樓。
-
(1285—1353)濟南人,字夢臣,號華峰。博學能文,尤工篆隸。初以察舉為福山縣學教諭,一度攝縣事,聽斷明允。仁宗延祐二年進士第一,除同知登州事。改集賢修撰,歷國子監(jiān)丞、監(jiān)察御史。丞相倒刺沙誣陷御史臺臣,力爭于泰定帝前,事乃得釋。歷侍御史、燕南廉訪使,搏擊豪強,不少容貸。順帝時詔修遼、金、宋三史,入翰林為承旨,充總裁官。以熟于金代掌故及宋儒道學原委,于史稿多所改正。史成致仕。有《華峰漫稿》、《華峰類稿》、《金陵集》
-
鄜州人,字師魯。自胄學以文藝擢高科,由端本堂司經(jīng),拜西臺監(jiān)察御史。糾劾不避忤時貴。累官戶部尚書。以詩鳴于時。有《師魯集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