磬的筆順

- 拼音拼音qìng
- 偏旁部首石
- 總筆畫數(shù)16
- 筆畫順序
- 筆畫名稱 橫、豎、橫、橫折、豎、橫、撇、撇、橫折折/橫折彎、橫撇/橫鉤、點(diǎn)、橫、撇、豎、橫折、橫
磬的筆順詳解
共16畫磬筆順
1橫
2豎
3橫
4橫折
5豎
6橫
7撇
8撇
9橫折折/橫折彎
10橫撇/橫鉤
11點(diǎn)
12橫
13撇
14豎
15橫折
16橫
磬的筆順寫法

磬的意思解釋
基本詞義
◎ 磬
〈名〉
(1) 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。手又持小槌像擊磬的形象。本義:古代樂器。用石或玉雕成。懸掛于架上,擊之而鳴)
(2) 同本義 [chime stone;musical stone]
磬,樂石也?!墩f文》
小華之山多磬石。——《山海經(jīng)·西山經(jīng)》
泗濱浮磬。——《書·禹貢》
笙磬同音。——《詩(shī)·小雅·鼓鐘》
依我磬聲?!对?shī)·商頌·那》
語寡人以憂者擊磬。——《淮南子·泛論》
鐘磬置于水中。——宋· 蘇軾《石鐘山記》
西門豹簪筆磬折,向河立待良久。——《西門豹治鄴》
(3) 又如:磬人(負(fù)責(zé)治磬的官員);磬工(負(fù)責(zé)制磬的官員);磬色(玉磬的光彩);磬師(古樂官名);磬管(兩種古樂器名)
(4) 適宜制磬的美石 [fine stone]。如:磬石(適宜制磬的美石);磬錯(cuò)(磨磬用的石頭)
詞性變化
◎ 磬
〈動(dòng)〉
(1) 彎腰。表示謙恭 [bow]
簪筆磬折?!妒酚洝せ袀鳌?/p>
(2) 又如:磬折(彎腰;卑躬屈膝);磬沼(形容曲折的池)
(3) 假借為“騁”。縱馬奔馳 [gallop]
抑磬控忌,抑縱送忌?!对?shī)·鄭風(fēng)·大叔于田》
◎ 磬
〈形〉
通“罄”??眨M [empty]
金積折廉,璧襲無理,磬龜無腹,蓍策日施 ?!痘茨献印び[冥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