譴的筆順

- 拼音拼音qiǎn
- 偏旁部首讠
- 總筆畫數(shù)15
- 筆畫順序
- 筆畫名稱 點(diǎn)、橫折提、豎、橫折、橫、豎、橫、豎、橫折、橫、橫折、橫、點(diǎn)、橫折折撇、捺
譴的筆順詳解
共15畫譴筆順
1點(diǎn)
2橫折提
3豎
4橫折
5橫
6豎
7橫
8豎
9橫折
10橫
11橫折
12橫
13點(diǎn)
14橫折折撇
15捺
譴的筆順寫法

譴的意思解釋
基本詞義
◎ 譴
譴
〈動(dòng)〉
(1) (形聲。本義:責(zé)備,斥責(zé))
(2) 同本義 [accuse;censure;ask reprovingly;condemn]
譴,謫問也?!墩f文》
譴,呵也?!渡n頡篇》
畏此譴怒?!对姟ば⊙拧ば∶鳌?/p>
聞而譴友。——《孔子家語·五行》
某時(shí)有客過而予汝金,因譴之?!俄n非子·外儲(chǔ)說左上》
前者,失救涇河老龍,獲譴于我皇后帝。——《西游記》
(3) 又如:譴謫(責(zé)備);譴斥(受責(zé)備);譴告(譴責(zé)警告);譴呵(譴責(zé)申叱);譴咎(譴責(zé)罪過);譴怒(怒責(zé))
(4) 舊時(shí)官吏被貶或謫戍 [relegate]
又不得已而譴,則為之擇地而居。——?jiǎng)⒂礤a《上杜司徒書》
(5) 又如:譴謫(官吏因罪降級(jí),調(diào)往邊遠(yuǎn)地方);譴客(被貶謫的人);譴域(謫遷之地);譴逐(貶謫放逐)
詞性變化
◎ 譴
譴
〈名〉
罪過 [fault]
臣有大譴。——《北史·李彪傳》
欲以改正思譴,除兇致吉?!逗鬂h書·蔡邕傳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