博而不精
拼音bó ér bù jīng
注音ㄅㄛˊ ㄦˊ ㄅㄨˋ ㄐ一ㄥ
感情博而不精是貶義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定語;指人的知識或能力。
近義詞精而不博
反義詞博大精深
成語典故
東漢著名的經(jīng)學家鄭興,以研究《左氏春秋》著稱于世。他的兒子鄭眾,十二歲時就跟父親學習這部經(jīng)學著作。后來,鄭眾還學習了《周易》,《毛詩》,《周禮》等經(jīng)學著作,使他學識淵博,幾乎無所不曉,在上層社會很有名氣。
鄭眾當官后,在公務之余給一些年輕人講解《毛詩》、《周禮》等經(jīng)學著作,并且花很大的精力為《左氏春秋》作注。后來,終于完成了《左氏春秋》的注釋工作。這部書流傳后,和另一位經(jīng)學家賈逵所注的《左氏春秋》齊名,都受到學者們的好評。當時,最著名的經(jīng)學家是馬融。他注過《周易》、《尚書》、《毛詩》、《三禮》、《論語》、《孝經(jīng)》,使古文經(jīng)學達到成熟的境地,因此,弟子多達千人。馬融除了為經(jīng)書作注外,又兼注《老子》、《淮南子》。講課時坐在高堂上,掛上紗帳,前面讓學生坐著聽課,后面列一班女樂演奏音樂,很有特點。
馬融研究了《左傳》后,也準備注一部《左氏春秋》,他仔細閱讀了賈逵和鄭眾的注本后評價說:“賈逵的注本精深而不廣博,鄭眾的注本廣博而不精深。要是既精深又廣博,那我怎能超過他們?”馬融覺得,這兩個注本各有各的長處,合起來就彌補了各自的不足之處,便決定不再給《左氏春秋》作注了。
博而不精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精 | jīng | 米 | 14畫 | 基本字義 精 jīng(ㄐ一ㄥ) ⒈ ?上好的白米:“食不厭精”。 ⒉ ?細密的,與“粗”相對:精密。精細。精確。精制。精讀。精選。精心。精研。精雕細鏤。 ⒊ ?聰明,思想周密:精悍。精敏。精明。 ⒋ ?物質(zhì)中最純粹的部分,提煉出來的東西:精華。精英。精神(a.指人主觀世界,包括意識、思維活動和一般心理狀態(tài);b.內(nèi)容實質(zhì),主要的意義;c.指人表現(xiàn)出來的活力)。 ⒌ ?人表現(xiàn)出來的活力、生氣:精力。聚精會神。無精打采。 ⒍ ?專 |
而 | ér | 而 | 6畫 | 基本字義 而 ér(ㄦˊ) ⒈ ?古同“爾”,代詞,你或你的:“而翁歸,自與汝復算耳”。 ⒉ ?連詞(a.表平列,如“多而雜”。b.表相承,如“取而代之”。c.表遞進,如“而且”。d.表轉(zhuǎn)折,如“似是而非”。e.連接肯定和否定表互為補充,如“濃而不烈”。f.連接狀語和中心詞表修飾,如“侃侃而談”。g.插在主語謂語中間表假設,如“人而無信,不知其可”)。 ⒊ ?表(從……到……):從上而下。 異體字 洏 耏 髵 能 漢英互譯 and that、moreover 造字 |
不 | bù fǒu | 一 | 4畫 | 基本字義 不 bù(ㄅㄨˋ) ⒈ ?副詞。 ⒉ ?用在動詞、形容詞和其它詞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語素前面,構(gòu)成形容詞:不去。不多。不法。不料。不材(才能平庸,常用作自謙)。不刊(無須修改,不可磨滅)。不學無術(shù)。不速之客。 ⒊ ?單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:不,我不知道。 ⒋ ?用在句末表疑問:他現(xiàn)在身體好不? 其他字義 不 fǒu(ㄈㄡˇ) ⒈ ?古同“否”,不如此,不然。 異體字 否 柎 漢英互譯 no、not 相關(guān)字詞 沒有 造字法 象形 |
博 | bó | 十 | 12畫 | 基本字義 博 bó(ㄅㄛˊ) ⒈ ?多,廣,大:廣博。淵博。博學(學問廣博)。博覽。博愛。博物。 ⒉ ?知道得多:博古。 ⒊ ?用自己的行動獲得:博取。博得。聊博一笑。 ⒋ ?古代的一種棋戲;后泛指賭財物:博奕。賭博。 異體字 愽 簙 漢英互譯 rich、plentiful、win、gain 相關(guān)字詞 專 造字法 形聲:左形右聲 English gamble, play games; wide, broad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