唇齒之邦
拼音chún chǐ zhī bāng
注音ㄔㄨㄣˊ ㄔˇ ㄓ ㄅㄤ
繁體脣齒之邦
感情唇齒之邦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賓語;比喻國家間關(guān)系密切。
近義詞唇齒之國
英語states depending on each other as the lips and teeth
詞語解釋
⒈ ?嘴唇與牙齒互相儲存依存。比喻雙方關(guān)系密切,利害與共。
國語辭典
唇齒之邦[ chún chǐ zhī bāng ]
⒈ ?彼此關(guān)系密切,相互依存的邦國。
引《三國演義·第六二回》:「吾與孫權(quán)唇齒之邦,不容不相讓?!?/span>
唇齒之邦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之 | zhī | 丶 | 3畫 | 基本字義 之 zhī(ㄓ) ⒈ ?助詞,表示領(lǐng)有、連屬關(guān)系:赤子之心。 ⒉ ?助詞,表示修飾關(guān)系:緩兵之計。不速之客。莫逆之交。 ⒊ ?用在主謂結(jié)構(gòu)之間,使成為句子成分:“大道之行也,天下為公”。 ⒋ ?代詞,代替人或事物:置之度外。等閑視之。 ⒌ ?代詞,這,那:“之二蟲,又何知”。 ⒍ ?虛用,無所指:久而久之。 ⒎ ?往,到:“吾欲之南?!?。 異體字 ? 漢英互譯 go、leave、of、somebody、something、this 造字法 原為會意:上像向前的腳,下 |
唇 | chún | 口 | 10畫 | 基本字義 唇 chún(ㄔㄨㄣˊ) ⒈ ?嘴的邊緣紅色部分:嘴唇。唇齒(喻互相接近而且有共同利害的兩方面)。唇膏。唇裂。唇舌(“嘴唇”和“舌頭”,喻言辭)。唇吻(嘴唇,喻口才、言辭)。唇亡齒寒(關(guān)系密切,利害相關(guān))。 異體字 ? 脣 ? 漢英互譯 labium、lip 造字法 形聲:從口、辰聲 English lips |
齒 | chǐ | 齒 | 8畫 | 基本字義 齒(齒) chǐ(ㄔˇ) ⒈ ?人和動物嘴里咀嚼食物的器官(通常稱“牙”):牙齒。齒腔。齒髓。齒齦。齒冷(笑必開口,笑的時間長了,牙齒就會感到冷。因謂譏笑于人,如“令人齒齒”)。 ⒉ ?排列像牙齒形狀的東西:齒輪。鋸齒。梳子齒兒。 ⒊ ?因幼馬每歲生一齒,故以齒計算牛馬的歲數(shù),亦指人的年齡:馬齒徒增(舊時自謙年長無能)。 ⒋ ?并列:不齒(不能同列或不與同列,表示鄙棄)。 ⒌ ?談到,提及:齒及。不足齒數(shù)。 ⒍ ? |
邦 | bāng | 阝 | 6畫 | 基本字義 邦 bāng(ㄅㄤ) ⒈ ?國:友邦。鄰邦。邦交(國和國之間的正式外交關(guān)系)。邦國(國家)。邦人(本國的人)。 異體字 邫 峀 ? 漢英互譯 nation、state 相關(guān)字詞 國 造字法 形聲:從阝、豐聲 English nation, country, state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