風行草偃
拼音fēng xíng cǎo yǎn
注音ㄈㄥ ㄒ一ㄥˊ ㄘㄠˇ 一ㄢˇ
繁體風行艸偃
正音“偃”,不能讀作“yàn”。
感情風行草偃是中性詞。
用法緊縮式;作謂語、定語、分句;用于書面語。
辨形“偃”,不能寫作“晏”。
近義詞風行草從
英語Where the wind passes,the grass bends-the inferiors imitate the superiors.
詞語解釋
風行草偃[ fēng xíng cǎo yǎn ]
⒈ ?《論語·顏淵》:“君子之德風,小人之德草。草上之風,必偃?!焙侮碳庖装矅唬骸凹硬菀燥L,無不仆者,猶民之化于上?!北扔魇癖坏陆谈谢槒木稀:笠浴帮L行草偃”比喻有聲望者的言行影響世態(tài)俗情。
引證解釋
⒈ ?亦作“風行草從”。
引《論語·顏淵》:“君子之德風,小人之德草。草上之風,必偃?!?br />何晏 集解引 孔安國 曰:“加草以風,無不仆者,猶民之化於上?!?br />《三國志·吳志·張紘傳》“少府 孔融 等皆與親善”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吳 韋昭 《吳書》:“紘 至,與在朝公卿及知舊述 策 材略絶異,平定三郡,風行草偃,加以忠敬款誠,乃心王室。”
宋 陳亮 《癸卯秋答朱元晦秘書熹書》:“世俗日淺,小小舉措已足以震動一世,使秘書得展其所為,於今日斷可以風行草偃?!?br />梁啟超 《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》第四章小引:“其出入者謂之邪説異端,謂之非圣無法,風行草偃,民遂移風?!?br />《后漢書·郎顗傳》:“故《周南》之德,《關雎》政本。本立道生,風行草從,澄其源者流清,溷其本者末濁?!?/span>
國語辭典
風行草偃[ fēng xíng cǎo yǎn ]
⒈ ?語本比喻在上位者以德化民。唐·劉禹錫〈為淮南杜相公謝兵馬使朱鄭等官表〉:「遂使感激之士,希勇爵以捐驅,猖狂之徒,耹圣澤而悛性,風行草偃,其勢必然。」也作「風行草靡」、「風行草從」、「草靡風行」、「草偃風行」、「草偃風從」。
引《論語·顏淵》:「君子之德,風,小人之德,草;草上之風,必偃?!?br />《三國志·卷五三·吳書·張纮傳》裴松之注引《吳書》:「平定三郡,風行草偃,加以忠敬款誠,乃心王室?!?/span>
風行草偃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偃 | yǎn | 亻 | 11畫 | 基本字義 偃 yǎn(一ㄢˇ) ⒈ ?仰面倒下,放倒:偃臥。偃仆。偃仰(俯仰,喻隨俗應付)。偃旗息鼓。 ⒉ ?停止:偃息。偃武修文。 ⒊ ?古同“堰”,堤壩。 異體字 ? 匽 漢英互譯 cease、lay down 造字法 形聲:左形右聲 English cease, lay off, lay down |
行 | háng xíng | 行 | 6畫 | 基本字義 行 háng(ㄏㄤˊ) ⒈ ?行列:字里行間。羅列成行。 ⒉ ?兄弟姐妹的次弟;排行:我行二,你行幾? ⒊ ?步行的陣列。 ⒋ ?量詞。用于成行的東西:淚下兩行。 ⒌ ?某些營業(yè)所:銀行?;ㄐ?。商行。 ⒍ ?行業(yè):同行。各行各業(yè)。 ⒎ ?用長的針腳成行地連綴:行棉襖。行幾針。 其他字義 行 xíng(ㄒ一ㄥˊ) ⒈ ?走:行走。步行。旅行。行蹤。行百里者半九十。行云流水(喻自然不拘泥)。行遠自邇。 ⒉ ?出外時用的:行裝。行篋。行李。 |
風 | fēng fěng | 風 | 4畫 | 基本字義 風(風) fēng(ㄈㄥ) ⒈ ?空氣流動的現(xiàn)象。氣象學特指空氣在水平方向的流動:風向。風速。風級。風險。風波(喻糾紛或亂子)。風雨如磐(a.指風雨不斷,天色黑暗,給人以重壓的感覺;b.喻社會黑暗或境地艱難)。風花雪月(喻堆砌詞藻,內容貧乏的的詩文)。 ⒉ ?像風那樣迅速、普遍的:風潮。風靡一時。風馳電掣。 ⒊ ?社會上長期形成的禮節(jié)、習俗:風氣。風習。風物(某地特有的景物)。風尚(在一定時期中社會上流行的 |
草 | cǎo | 艸 | 9畫 | 基本字義 草 cǎo(ㄘㄠˇ) ⒈ ?對高等植物中除了樹木、莊稼、蔬菜以外的莖干柔軟的植物的統(tǒng)稱;廣義指莖干比較柔軟的植物,包括莊稼和蔬菜:青草。野草。茅草。水草?;ú?。草鞋。草堂(茅草蓋的堂屋,舊時文人以此自稱山野間的住所,有自謙卑陋的意思)。草原。草坪。草行露宿。草菅人命。 ⒉ ?特指用作燃料、飼料的稻麥之類的莖葉:草料。柴草。稻草。 ⒊ ?粗糙,不細致:草率( shuài )。草鄙(粗野樸陋)。草具(粗劣的食物)。 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