雞鳴狗盜
拼音jī míng gǒu dào
注音ㄐ一 ㄇ一ㄥˊ ㄍㄡˇ ㄉㄠˋ
繁體鶏鳴狗盜
正音“鳴”,不能讀作“niǎo”。
感情雞鳴狗盜是貶義詞。
用法聯(lián)合式;作主語、賓語、定語;含貶義。
辨形“鳴”,不能寫作“明”;“盜”,不能寫作“道”、“到”。
謎語孟嘗君的門客
近義詞旁門左道
反義詞正人君子
英語small tricks
詞語解釋
雞鳴狗盜[ jī míng gǒu dào ]
⒈ ?戰(zhàn)國時,齊國孟嘗君被秦國扣留。他的一個門客裝做狗夜里潛入秦宮,偷出本已獻給秦王的狐白裘獻給秦王的愛姬,才得釋放。孟嘗君深夜到函谷關(guān),城門緊閉,他的另一個門客學公雞叫,騙開城門,才得脫險逃回齊國(見于《史記·孟嘗君列傳》)。后來用‘雞鳴狗盜’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。
引證解釋
⒈ ?亦作“鷄鳴狗盜”。見“雞鳴狗盜”。亦作“雞鳴狗盜”。亦作“鷄鳴狗盜”。
⒉ ?學雄雞啼明,裝狗進行偷竊。語本《史記·孟嘗君列傳》:“﹝ 秦昭王 ﹞囚 孟嘗君,謀欲殺之。 孟嘗君 使人抵 昭王 幸姬求解。幸姬曰:‘妾愿得君狐白裘。’此時 孟嘗君 有一狐白裘,直千金,天下無雙,入 秦 獻之 昭王,更無他裘。 孟嘗君 患之,徧問客,莫能對。最下坐有能為狗盜者,曰:‘臣能得狐白裘。’乃夜為狗,以入 秦 宮藏中,取所獻狐白裘至,以獻 秦王 幸姬。幸姬為言 昭王,昭王 釋 孟嘗君。孟嘗君 得出,即馳去,更封傳,變名姓以出 關(guān)。夜半至 函谷關(guān)。秦昭王 后悔出 孟嘗君,求之,已去。即使人馳傳逐之。
引孟嘗君 至 關(guān),關(guān) 法雞鳴出客, 孟嘗君 恐追至,客之居下坐者有能為雞鳴,而雞齊鳴,遂發(fā)傳出?!?br />后用以稱有卑微技能者。 《漢書·游俠傳》:“繇是列國公子……皆藉王公之勢,競為游俠,雞鳴狗盜,無不賓禮?!?br />清 趙翼 《坐守》詩:“始覺 孟嘗 門下客,雞鳴狗盜亦奇才?!?br />錢鍾書 《圍城》二:“有時得用著她們,這就是 孟嘗君 結(jié)交雞鳴狗盜的用意。”
⒊ ?形容行為低下卑劣。
引宋 羅大經(jīng) 《鶴林玉露》卷七:“魯仲連 固不肯與雞鳴狗盜者伍也, 汲長孺 固不肯與奴顏婢膝者齒也?!?br />徐遲 《牡丹》七:“原來的那個雞鳴狗盜的 南京 政府是毫無意思的,他也沒有能夠取而代之。”
國語辭典
雞鳴狗盜[ jī míng gǒu dào ]
⒈ ?戰(zhàn)國時秦昭王囚孟嘗君,打算加以殺害。孟嘗君的門客,一個裝狗入秦宮偷狐白裘;另一個學雞叫使函谷關(guān)關(guān)門早開,孟嘗君因此而脫難。典出也作「狗盜雞鳴」。
引《史記·卷七五·孟嘗君傳》。后以比喻有某種卑下技能的人,或指卑微的技能?!稘h書·卷九二·游俠傳·序》:「繇是列國公子,魏有信陵,趙有平原,齊有孟嘗,楚有春申,皆藉王公之勢,競為游俠,雞鳴狗盜,無不賓禮。」
成語典故
戰(zhàn)國時候,齊國的孟嘗君喜歡招納各種人做門客,號稱賓客三千。他對賓客是來者不拒,有才能的讓他們各盡其能,沒有才能的也提供食宿。
有一次,孟嘗君率領(lǐng)眾賓客出使秦國。秦昭王將他留下,想讓他當相國。孟嘗君不敢得罪秦昭王,只好留下來。不久,大臣們勸秦王說:“留下孟嘗君對秦國是不利的,他出身王族,在齊國有封地,有家人,怎么會真心為秦國辦事呢?”秦昭王覺得有理,便改變了主意,把孟嘗君和他的手下人軟禁起來,只等找個借口殺掉。
泰昭王有個最受寵愛的妃子,只要妃子說一,昭王絕不說二。孟嘗君派人去求她救助。妃子答應了,條件是拿齊國那一件天下無雙的狐白裘(用白色狐腋的皮毛做成的皮衣)做報酬。這可叫孟嘗君作難了,因為剛到秦國,他便把這件狐白裘獻給了秦昭王。就在這時候,有一個門說:“我能把狐白裘找來!”說完就走了。
原來這個門客最善于鉆狗洞偷東西。他先摸清情況,知道昭王特別喜愛那件狐裘,一時舍不得穿,放在宮中的精品貯藏室里。他便借著月光,逃過巡邏人的眼睛,輕易地鉆進貯藏室把狐裘偷出來。妃子見到狐白裘高興極了,想方設(shè)法說服秦昭王放棄了殺孟嘗君的念頭,并準備過兩天為他餞行,送他回齊國。
孟嘗君可不敢再等過兩天,立即率領(lǐng)手下人連夜偷偷騎馬向東快奔。到了函谷關(guān)(在現(xiàn)在河南省靈寶縣,當時是秦國的東大門)正是半夜。按秦國法規(guī),函谷關(guān)每天雞叫才開門,半夜時候,雞可怎么能叫呢?大家正犯愁時,只聽見幾聲“喔,喔,喔”的雄雞啼鳴,接著,城關(guān)外的雄雞都打鳴了。原來,孟嘗君的另一個門客會學雞叫,而雞是只要聽到第一聲啼叫就立刻會跟著叫起來的。怎么還沒睡蹭實雞就叫了呢?守關(guān)的士兵雖然覺得奇怪,但也只得起來打開關(guān)門,放他們出去。
天亮了,秦昭王得知孟嘗君一行已經(jīng)逃走,立刻派出人馬追趕。追到函谷關(guān),人家已經(jīng)出關(guān)多時了。
孟嘗君靠著雞鳴狗盜之士逃回了齊國。
故事出自《史記 孟嘗君列傳》。成語“雞嗚狗盜”比喻卑下的技能或具有這種技能的人。
雞鳴狗盜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鳴 | míng | 鳥 | 8畫 | 基本字義 鳴(鳴) míng(ㄇ一ㄥˊ) ⒈ ?鳥獸或昆蟲叫:鳴囀。鳴唱。鳴叫。鳴禽。鳥鳴。 ⒉ ?發(fā)出聲音,使發(fā)出聲音:鳴響。鳴奏。孤掌難鳴。 ⒊ ?聲明,發(fā)表意見、情感:鳴謝。鳴冤。百家爭鳴。 ⒋ ?聞名,著稱:“以文鳴江東”。 異體字 鳴 漢英互譯 ding、ring、sing、toll English cry of bird or animal; make sound |
雞 | jī | 鳥 | 7畫 | 基本字義 雞(鷄) jī(ㄐ一) ⒈ ?家禽,品種很多,翅膀短,不能高飛;雄性能報曉,雌性能生蛋:公雞。母雞。雞雛。 異體字 鷄 雞 鶏 鳮 漢英互譯 chicken、chook 造字法 會意:從又、鳥聲 English chicken |
狗 | gǒu | 犭 | 8畫 | 基本字義 狗 gǒu(ㄍㄡˇ) ⒈ ?哺乳動物,種類很多,聽覺嗅覺都很敏銳,善于看守門戶,有的可以訓練成軍犬、警犬:走狗。狗彘(狗和豬)。狗刨( páo )(一種游泳動作)。狗盜(小偷)。狗腿子。狗仗人勢。狗尾續(xù)貂(喻拿粗劣的東西接到美好的東西后面,很不相稱,常指文章)。 異體字 ? 豿 漢英互譯 dog、doggie、mut、mutt、pooch、purp 造字法 形聲:從犭、句聲 English dog, canis familiaris |
盜 | dào | 皿 | 11畫 | 基本字義 盜 dào(ㄉㄠˋ) ⒈ ?偷竊,用不正當?shù)氖侄螤I私或謀?。罕I竊。盜賊。盜伐。盜掘。盜運。盜賣。盜用。盜名欺世(亦稱“欺世盜名”)。 ⒉ ?偷竊或搶劫財物的人:海盜。強盜。竊國大盜。 異體字 盜 漢英互譯 rob、steal、pilfer、robber、thief 相關(guān)字詞 匪、竊、偷 造字法 會意:從次、從皿 English rob, steal; thief, bandit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