箕山掛瓢
拼音jī shān guà piáo
注音ㄐ一 ㄕㄢ ㄍㄨㄚˋ ㄆ一ㄠˊ
繁體箕山掛瓢
感情箕山掛瓢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賓語、定語;用于比喻句。
詞語解釋
箕山掛瓢[ jī shān guà piáo ]
⒈ ?相傳許由隱居箕山之下,潁水之陽,躬耕自食,以手掬飲。人遺一瓢,掛于樹,風(fēng)吹歷歷作聲,以為煩,棄之。事見明敬虛子《小隱書·許由》。后用為隱居不仕之典。
引證解釋
⒈ ?相傳 許由 隱居 箕山 之下, 潁水 之陽,躬耕自食,以手掬飲。人遺一瓢,掛于樹,風(fēng)吹歷歷作聲,以為煩,棄之。事見 明 敬虛子 《小隱書·許由》。后用為隱居不仕之典。
引明 王錂 《春蕪記·訪友》:“湖海伴漁樵,任塵埃暗寶刀,枕流漱石吾堪老,因此上 箕山 掛瓢, 緱山 弄簫,幽懷盡付閒花草。”
成語典故
相傳唐堯時期,不愿當(dāng)首領(lǐng)的許由隱居在箕山一帶,他過著自食其力的簡約生活。一次他在潁水邊用手捧水喝時,有人送他一只水瓢,掛在樹上,風(fēng)吹得乒乓作響。許由心里很煩,把它丟到一邊,頭也不回就走了。
箕山掛瓢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山 | shān | 山 | 3畫 | 基本字義 山 shān(ㄕㄢ) ⒈ ?地面形成的高聳的部分:土山。山崖。山巒。山川。山路。山頭。山明水秀。山雨欲來風(fēng)滿樓(喻沖突或戰(zhàn)爭爆發(fā)之前的緊張氣氛)。 ⒉ ?形狀像山的:山墻(人字形房屋兩側(cè)的墻壁。亦稱“房山”)。 ⒊ ?形容大聲:山響。山呼萬歲。 ⒋ ?姓。 異體字 漢英互譯 hill、mountain、jebel 造字法 象形:像山峰綿延之形 English mountain, hill, peak |
瓢 | piáo | 瓜 | 16畫 | 基本字義 瓢 piáo(ㄆ一ㄠˊ) ⒈ ?舀水或取東西的工具,多用對半剖開的匏瓜或木頭制成:瓢潑大雨。 ⒉ ?形狀像瓢的:瓢蟲。瓢兒菜。 異體字 ? 造字法 形聲:從瓜、票聲 English ladle made from dried gourd |
箕 | jī | 竹 | 14畫 | 基本字義 箕 jī(ㄐ一) ⒈ ?用竹篾、柳條或鐵皮等制成的揚(yáng)去糠麩或清除垃圾的器具(通常稱“簸箕”):箕帚。 ⒉ ?簸箕形的指紋,不成圓形:斗( dǒu )箕。 ⒊ ?星名,二十八宿之一。 ⒋ ?姓。 異體字 ? ? 其 漢英互譯 dustpan 造字法 形聲:從竹,其聲 English sieve; dust pan, garbage bag |
掛 | guà | 扌 | 9畫 | 基本字義 掛(掛) guà(ㄍㄨㄚˋ) ⒈ ?借助繩索、鉤子、釘子等使物體附著于高處或連到另一物體上:懸掛。掛圖。掛牌。掛鋤。掛鐮。掛帥(掌帥印,喻居于領(lǐng)導(dǎo)、統(tǒng)帥地位)。披紅掛綠。掛一漏萬。 ⒉ ?牽記,牽連,牽累:牽掛。記掛。掛念。掛連。掛累(連累)。 ⒊ ?登記:掛號。掛失。 ⒋ ?打電話,或放回耳機(jī)中止通話,亦指交換機(jī)接通電話:給小張掛個電話。 ⒌ ?鉤?。阂路会斪訏熳×?。 ⒍ ?物體表面蒙上或糊著:臉上像掛了一層霜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