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頭跣足
拼音kē tóu xiǎn zú
注音ㄎㄜ ㄊㄡˊ ㄒ一ㄢˇ ㄗㄨˊ
繁體科頭跣足
感情科頭跣足是中性詞。
用法聯(lián)合式;作賓語、定語;形容困苦或生活散漫。
近義詞科頭赤足
英語without a hat and barefooted
詞語解釋
科頭跣足[ kē tóu xiǎn zú ]
⒈ ?不戴帽子,赤著足。形容散漫隨便:貴客臨門,他科頭跣足出面應酬。
引證解釋
⒈ ?露著頭,赤著足。形容困苦或生活散漫。本作“科頭徒跣”,后亦作“科頭赤足”。
引《三國志·魏志·胡昭傳》“昭 善史書”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《魏略》:“﹝ 焦先 ﹞飢不茍食,寒不茍衣,結(jié)草以為裳,科頭徒跣?!?br />宋 田晝 《筑長堤》詩:“科頭跣足不得稽,要與官長修長堤。”
明 唐寅 《偶成》詩:“科頭赤足芰荷衣,徙倚藤床對夕暉。”
《隨園詩話》卷七引 清 袁香亭 《消夏雜詠》:“科頭赤足徜徉過,一領(lǐng)蕉衣尚覺多?!?/span>
國語辭典
科頭跣足[ kē tóu xiǎn zú ]
⒈ ?不戴帽子,光著腳。比喻極為隨意,不受拘束。也作「跣足科頭」。
引《醒世恒言·卷二九·盧太學詩酒傲王侯》:「盧柟科頭跣足,斜據(jù)石榻?!?/span>
科頭跣足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足 | zú | 足 | 7畫 | 基本字義 足 zú(ㄗㄨˊ) ⒈ ?腳:足下(對對方的敬稱)。足跡。足球。足壇。失足。高足(敬辭,稱別人的學生)。舉足輕重。畫蛇添足。 ⒉ ?器物下部的支撐部分:鼎足。碗足。 ⒊ ?充分,夠量:足月。足見。足智多謀。 ⒋ ?完全:足以。足色。 ⒌ ?值得,夠得上:不足為憑。微不足道。 ⒍ ?增益:以晝足夜。 異體字 漢英互譯 ample、as mush as、full、leg、sufficient、foot 造字法 會意:從口、從止 English foot; attain, satisfy, enough |
跣 | xiǎn | 足 | 13畫 | 基本字義 跣 xiǎn(ㄒ一ㄢˇ) ⒈ ?光著腳,不穿鞋襪:跣足。跣跗(露出腳背)。 造字法 形聲:從足、先聲 English bare footed |
頭 | tóu tou | 大 | 5畫 | 基本字義 頭(頭) tóu(ㄊㄡˊ) ⒈ ?人身體的最上部分或動物身體的最前的部分:頭骨。頭腦。頭臉(①頭和臉;②指面貌;③指面子,體面)。頭角( jiǎo )(喻青年的氣概或才華)。 ⒉ ?指頭發(fā)或所留頭發(fā)的樣式:留頭。剃頭。 ⒊ ?物體的頂端:山頭。筆頭。兩頭尖。 ⒋ ?指事情的起點或端緒:從頭兒說起。頭緒。 ⒌ ?物體的殘余部分:布頭兒。 ⒍ ?以前,在前面的:頭三天。 ⒎ ?次序在前,第一:頭等。頭生。 ⒏ ?首領(lǐng):頭子。頭目。 ⒐ |
科 | kē | 禾 | 9畫 | 基本字義 科 kē(ㄎㄜ) ⒈ ?動植物的分類單位:獅子屬于貓科?;睒涫嵌箍?。 ⒉ ?機關(guān)內(nèi)部組織的劃分:科室。財務(wù)科。 ⒊ ?學術(shù)或?qū)I(yè)的類別:科目。學科。文科。外科。 ⒋ ?古代分科考選文武官吏后備人員的制度:科舉??萍???频?。登科。 ⒌ ?判定(刑罰):科處( chù )??屏P。 ⒍ ?古典戲劇本中指示角色表演動作時的用語:笑科??瓢?。 ⒎ ?古同“棵”。 異體字 棵 漢英互譯 a branch of academic study、faculty、section 造字法 會意:從斗、從禾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