孺子牛
拼音rú zǐ niú
注音ㄖㄨˊ ㄗˇ ㄋ一ㄡˊ
感情孺子牛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主語(yǔ)、賓語(yǔ)、定語(yǔ);指敢于為人服務(wù)。
英語(yǔ)an adult dressed up as an ox in a children's game(a man who is willing to serve the people)
詞語(yǔ)解釋
孺子牛[ rú zǐ niú ]
⒈ ?兒童游戲時(shí)牽著走的由大人扮成的牛。
英an adult dressed up as an ox in a children’s game;
⒉ ?比喻甘愿為人民大眾服務(wù)的人。
例橫眉冷對(duì)千夫指,俯首甘為孺子牛?!斞冈?shī)。
英a man who is willing to serve the people;
引證解釋
⒈ ?荼,齊景公 庶子。后借喻甘為人民服務(wù)的人。
引《左傳·哀公六年》:“女忘君之為孺子牛而折其齒乎?”
杜預(yù) 注:“孺子, 荼 也。 景公 嘗銜繩為牛,使 荼 牽之, 荼 頓地,故折其齒?!?br />魯迅 《自嘲》詩(shī):“橫眉冷對(duì)千夫指,俯首甘為孺子牛。”
郭小川 《登九山》詩(shī):“人在變,思想在變,多少英雄甘為孺子牛。”
國(guó)語(yǔ)辭典
孺子牛[ rú zǐ niú ]
⒈ ?孺子指春秋時(shí)齊景公的兒子荼,因景公曾銜繩假扮為牛,使荼牽行,故稱為「孺子?!?。典出《左傳·哀公六年》。后比喻父母疼愛(ài)子女或甘愿做公仆,為群眾服務(wù)的人。
成語(yǔ)典故
春秋時(shí)期,齊景公在空閑時(shí)為了引逗庶子荼玩樂(lè),用嘴咬著繩子裝成牛讓荼牽著走,荼十分高興,又唱又跳的,一時(shí)得意忘形,摔倒在地,齊景公咬得太緊,冷不防把他的幾顆牙齒給拉斷了。
孺子牛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(huà)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子 | zǐ | 子 | 3畫(huà) | 基本字義 子 zǐ(ㄗˇ) ⒈ ?古代指兒女,現(xiàn)專指兒子:子女。子孫。子嗣。子弟(后輩人,年輕人)。 ⒉ ?植物的果實(shí)、種子:菜子。瓜子兒。子實(shí)。 ⒊ ?動(dòng)物的卵:魚(yú)子。蠶子。 ⒋ ?幼小的,小的:子雞。子畜。子城。 ⒌ ?小而硬的顆粒狀的東西:子彈( dàn )。棋子兒。 ⒍ ?與“母”相對(duì):子金(利息)。子母扣。子音(輔音)。 ⒎ ?對(duì)人的稱呼:男子。妻子。士子(讀書(shū)人)。舟子(船夫)。才子。 ⒏ ?古代對(duì)人的尊稱;稱老師或稱有道德 |
孺 | rú | 子 | 17畫(huà) | 基本字義 孺 rú(ㄖㄨˊ) ⒈ ?小孩子,幼兒:孺子。孺慕(幼童對(duì)父母的愛(ài)慕,泛指深摯的敬愛(ài)或仰慕)。孺子牛。婦孺皆知。 異體字 漢英互譯 child 造字法 形聲:從子、需聲 English child; blood relation; affection |
牛 | niú | 牛 | 4畫(huà) | 基本字義 牛 niú(ㄋ一ㄡˊ) ⒈ ?哺乳動(dòng)物,趾端有蹄,頭上長(zhǎng)一對(duì)角,是反芻類(lèi)動(dòng)物,力量很大,能耕田拉車(chē),肉和奶可食,角、皮、骨可作器物:牛刀小試(喻有很大的本領(lǐng),先在小事情上施展一下)。牛黃。牛角。 ⒉ ?星名,二十八宿之:牛斗(指牛宿和斗宿二星)。 ⒊ ?喻固執(zhí)或驕傲:牛氣。 ⒋ ?姓。 異體字 牜 漢英互譯 cattle、moggy、moo-cow、ox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cow, ox, bull; KangXi radical93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