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行下效
拼音shàng xíng xià xiào
注音ㄕㄤˋ ㄒ一ㄥˊ ㄒ一ㄚˋ ㄒ一ㄠˋ
繁體上行下俲
正音“行”,不能讀作“háng”。
感情上行下效是貶義詞。
用法聯(lián)合式;作主語、謂語、賓語;含貶義。
辨形“效”,不能寫作“笑”。
辨析上行下效與“步入后塵”有別:上行下效側(cè)重于形容上下級之間仿效;“步入后塵”側(cè)重于形容一般人之間的仿效。
謎語影子;飛機(jī)滅蟲;月亮走我也走;省里帶頭縣
近義詞如法炮制、鸚鵡學(xué)舌
反義詞源清流潔
英語The inferiors imitate the superiors
俄語каков поп,таков и приход
日語上(うえ)の者(もの)のすることを下(した)の者もまねる
法語tel maǐtre,tel valet
詞語解釋
上行下效[ shàng xíng xià xiào ]
⒈ ?指上面的人怎樣做,下面的人就跟著怎么做。多用于貶義。
英follow the example set by the superior; the inferiors imitate the superiors;
引證解釋
⒈ ?在上者怎樣做,在下者就跟著學(xué)。
引語出 漢 班固 《白虎通·三教》:“教者,效也,上為之,下效之?!?br />唐 司空圖 《華帥許國公德政碑》:“既忠既孝,上行下效?!?br />《元典章·戶部七·雜例》:“省庫取受一分,路取至十倍,上行下效,舊弊未除?!?br />袁靜 《不可戰(zhàn)勝的力量》:“有老首長傳、幫、帶,他一言一行,一舉一動,都起到榜樣和模范作用,上行下效,身教勝過言教嘛?!?/span>
國語辭典
上行下效[ shàng xíng xià xiào ]
⒈ ?語本漢·班固在上位的人怎么做,下面的人就起而效法。
引《白虎通·卷七·三教》:「上為之,下效之?!?br />《舊唐書·卷一九〇·文苑傳中·賈曾傳》:「上行下效,淫俗將成,敗國亂人,實由茲起。」
唐·司空圖〈華帥許國公德政碑〉:「既忠既孝,上行下效;靡剛靡柔,惟王之教?!?/span>
德語die Oberen machen es vor, die Unteren machen es nach , was die Vorgesetzten vormachen, imitieren die Untergebenen , wie der Herr, so ′s Gescherr
成語典故
上行下效
春秋時,齊景公自從宰相晏嬰死了之后,一直沒有人當(dāng)面指謫他的過失,因此心中感到很苦悶。有一天,齊景公歡宴文武百官,席散似后,一起到廣場上射箭取樂。每當(dāng)齊景公射一支箭,即使沒有射中箭鵲的中心,文武百官都是高聲喝彩:“好呀!妙呀!”“真是箭法如神,舉世無雙?!笔潞螅R景公把這件事情對地的臣子弦章說了一番。弦章對景公說:“這件事情不能全怪那些臣子,古人有話說:“上行而后下效?!眹跸矚g吃什么,群臣也就喜歡吃什么;國王喜歡穿什么,群臣也就喜歡穿什么;國王喜歡人家奉承,自然,群臣也就常向大王奉承了?!本肮犃讼艺碌脑挘J(rèn)為弦章的話很有道理,就派侍從賞給弦章許多珍貴的東西。弦章看了搖搖頭,說:“那些奉承大王的人,正是為了要多得一點賞賜,如果我受了這些賞賜,豈不是也成了卑鄙的小人了!”他說什么也不接受這些珍貴的東西。后人便把“上行下效”來形容上面的人喜歡怎么做,下面的人便也跟著怎么做。在我們的現(xiàn)實社會里不是正多看這樣的人和這樣的事嗎?例如一家公司的主持人經(jīng)常在外吃喝玩樂,不理業(yè)務(wù),他的下屬也跟著不務(wù)正事,這便是“上行下效”。這成語約含義是否定的,所以它形容的也一定是不好的事情了。
上行下效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效 | xiào | 攵 | 10畫 | 基本字義 效 xiào(ㄒ一ㄠˋ) ⒈ ?摹仿:效法。仿效。上行下效。效尤(明知別人的行為是錯的而照樣去做)。 ⒉ ?功用,成果:效驗。效果。成效。有效。功效。效益。效用。效應(yīng)。效率。 ⒊ ?盡、致:效力。 異體字 傚 効 爻 俲 殽 漢英互譯 effect、imitate、render 造字法 形聲:從攵、交聲 English result, effect; effectiveness |
下 | xià | 一 | 3畫 | 基本字義 下 xià(ㄒ一ㄚˋ) ⒈ ?位置在低處的,與“上”相對:下層。下款。 ⒉ ?等級低的:下級。下品。下乘(佛教用語,一般借指文學(xué)藝術(shù)的平庸境界或下品)。下里巴人(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學(xué)藝術(shù),常與“陽春白雪”對舉)。 ⒊ ?方面,方位:兩下都同意。 ⒋ ?次序或時間在后的:下卷。下次。下限。 ⒌ ?由高處往低處,降落:下山。下車。下馬。下達(dá)。 ⒍ ?使降落:下半旗。下棋。 ⒎ ?進(jìn)入:下海。 ⒏ ?投送:下書。 ⒐ ?到規(guī)定時間 |
上 | shàng shǎng | 一 | 3畫 | 基本字義 上 shàng(ㄕㄤˋ) ⒈ ?位置在高處的,與“下”相對:樓上。上邊。 ⒉ ?次序或時間在前的:上古。上卷。 ⒊ ?等級和質(zhì)量高的:上等。上策。上乘(佛教用語,一般借指文學(xué)藝術(shù)的高妙境界或上品)。 ⒋ ?由低處到高處:上山。上車。上升。 ⒌ ?去,到:上街。 ⒍ ?向前進(jìn):沖上去。 ⒎ ?增加:上水。 ⒏ ?安裝,連綴:上刺刀。上鞋(亦作“绱鞋”)。 ⒐ ?涂:上藥。 ⒑ ?按規(guī)定時間進(jìn)行或參加某種活動:上課。上班。 ⒒ ?擰緊發(fā)條 |
行 | háng xíng | 行 | 6畫 | 基本字義 行 háng(ㄏㄤˊ) ⒈ ?行列:字里行間。羅列成行。 ⒉ ?兄弟姐妹的次弟;排行:我行二,你行幾? ⒊ ?步行的陣列。 ⒋ ?量詞。用于成行的東西:淚下兩行。 ⒌ ?某些營業(yè)所:銀行?;ㄐ小I绦?。 ⒍ ?行業(yè):同行。各行各業(yè)。 ⒎ ?用長的針腳成行地連綴:行棉襖。行幾針。 其他字義 行 xíng(ㄒ一ㄥˊ) ⒈ ?走:行走。步行。旅行。行蹤。行百里者半九十。行云流水(喻自然不拘泥)。行遠(yuǎn)自邇。 ⒉ ?出外時用的:行裝。行篋。行李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