聞雷失箸
拼音wén léi shī zhù
注音ㄨㄣˊ ㄌㄟˊ ㄕ ㄓㄨˋ
繁體聞靁失筯
感情聞雷失箸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定語;用于人。
近義詞戰(zhàn)栗失箸
詞語解釋
⒈ ?比喻借別的事情掩飾自己的真實情況。
國語辭典
聞雷失箸[ wén léi shī zhù ]
⒈ ?本指三國蜀主劉備進食時,聽到曹操說:「今天下英雄,唯使君與操耳?!勾蟪砸惑@,筷子遂掉落地上,此時正逢雷雨,劉備乃托言是因打雷受到驚嚇。見《三國志·卷三二·蜀書·先主備傳》注引《華陽國志》。后比喻利用巧言掩飾真情。
成語典故
東漢末年,豪強并起,北方涿縣的劉備也趁亂拉起了隊伍。由于徐州牧陶謙等人的推薦,劉備于公元196年(建安元年)領(lǐng)兵駐扎徐州、下邳一帶。但不久就被呂布、袁術(shù)打敗,只好去投奔曹操。曹操知道劉備是一個有膽識的人,即給他以很高的禮遇。但是,劉備卻一直胸懷異志。當(dāng)時,漢獻帝劉協(xié)由于不滿曹操專權(quán),將機密詔令藏在衣帶中,要車騎將軍董承組織力量誅滅曹操。劉備也是董承聯(lián)系的對象之一。
正當(dāng)董承等人密謀策劃的時候,有一天曹操來到了劉備的住處。兩人一邊喝酒一邊閑談。曹操突然問劉備:“你說當(dāng)今天下誰可以稱得上英雄?”劉備故意說:“我看袁紹可以算得上英雄了?!辈懿贀u搖頭,說:“我說,當(dāng)今天下,只有你我二人可以稱得上英雄!袁紹這樣的人,根本不配!”劉備最怕的就是曹操知道自己的心思。因此,多少天來,他表面上一直裝得庸庸碌碌,常常在菜園子里消磨時間,希望曹操把自己看成是一個胸?zé)o大志的凡夫俗子。現(xiàn)在,曹操竟當(dāng)面把自己說成是英雄,他不覺大吃一驚,連手中的匕箸也嚇得掉到了地上。恰巧,這時正好突然響了一個霹雷。劉備乘機掩飾說:“這聲霹雷真響,嚇得我把匕箸都失落在地?!?/p>
劉備知道曹操對自己的看法后,便決心參加董承等人謀劃的誅殺曹操的活動。但尚未等到他們動手,已被曹操發(fā)覺,董承、王子服、吳子蘭等都被誅殺。只有劉備和在外地的馬騰漏網(wǎng)。
聞雷失箸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箸 | zhù | 竹 | 14畫 | 基本字義 箸 zhù(ㄓㄨˋ) ⒈ ?筷子。 ⒉ ?一種生在南海岸邊沙中的竹子。 ⒊ ?古同“著”,明顯。 異體字 櫡 筯 著 造字法 形聲:從竹、者聲 English chopsticks |
聞 | wén | 門 | 9畫 | 基本字義 聞(聞) wén(ㄨㄣˊ) ⒈ ?聽見:聞診。聞聽。聞訊。博聞強記。聞過則喜。聞雞起舞(聽到荒雞鳴而起舞,喻志士及時奮發(fā))。 ⒉ ?聽見的事情,消息:新聞。傳聞。見聞。 ⒊ ?出名,有名望:聞人。聞達。 ⒋ ?名聲:令聞(好名聲)。丑聞。 ⒌ ?用鼻子嗅氣味:你聞聞這是什么味兒? ⒍ ?姓。 異體字 聞 ? ? 漢英互譯 famous、reputation、hear、learn、news、nose、smell、snuffle 造字法 形聲:從耳、門聲 English hear; smell; make known; news |
失 | shī | 大 | 5畫 | 基本字義 失 shī(ㄕ) ⒈ ?丟:遺失。坐失良機。收復(fù)失地。流離失所。 ⒉ ?違背:失約。失信。 ⒊ ?找不著:迷失方向。 ⒋ ?沒有掌握?。菏а?。失職。失調(diào)( tiáo )。 ⒌ ?沒有達到:失望。失意。 ⒍ ?錯誤:失誤。失策。過失。失之毫厘,謬以千里。 ⒎ ?改變常態(tài):驚慌失色。 異體字 佚 泆 軼 漢英互譯 break a promise、deviate from the normal、lose、mishap、miss 相關(guān)字詞 得 造字法 原為形聲:從手、乙聲 English lose; make mistake, neglect |
雷 | léi | 雨 | 13畫 | 基本字義 雷 léi(ㄌㄟˊ) ⒈ ?由于下雨時帶異性電的兩塊云相接,空中閃電發(fā)出的強大的聲音:雷電。雷鳴。雷動。雷雨。雷霆。雷厲風(fēng)行。 ⒉ ?軍事用的爆炸武器:地雷。魚雷。布雷。掃雷。雷管。 ⒊ ?〔雷池〕古水名,在今中國安徽省望江縣?,F(xiàn)用于成語“不敢越雷雷一步”,喻不敢越出一定的范圍。 ⒋ ?姓。 異體字 擂 ? ? 畾 靁 漢英互譯 mine、thunder 造字法 會意:從雨、從田 English thunder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