無敵于天下
拼音wú dí yú tiān xià
注音ㄨˊ ㄉ一ˊ ㄩˊ ㄊ一ㄢ ㄒ一ㄚˋ
繁體無敵于天下
感情無敵于天下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定語;指天下無敵。
近義詞天下無敵
英語with no equal in the whole world(matchless)
俄語не иметь себе равных в мире
德語auf der Erde vǒllig unbesiegbar
詞語解釋
無敵于天下[ wú dí yú tiān xià ]
⒈ ?舉世沒有對手。
引證解釋
⒈ ?舉世沒有對手。
引《孟子·公孫丑上》:“信能行此五者……則無敵於天下?!?br />《史記·范雎蔡澤列傳》:“吳王 夫差,兵無敵於天下,勇彊以輕諸侯,陵 齊 晉,故遂以殺身亡國。”
《通典·職官十》:“自是士馬強勁,無敵於天下?!?br />明 劉基 《春秋明經·蔡侯鄭伯會于鄧公》:“惟德可以自強,茍有令政,則 湯 以七十里無敵於天下矣。”
毛澤東 《評西北大捷兼論解放軍的新式整軍運動》:“部隊萬眾一心……克服物質條件的困難,群威群膽,英勇殺敵。這樣的軍隊,將是無敵于天下的。”
亦作“無敵天下”。 唐 韓愈 《論捕賊行賞表》:“秦 人以君言為必信,法令大行,國富兵強,無敵天下?!?/span>
成語典故
戰(zhàn)國時期,孟子的學生向孟子請教如何才能使國家昌盛強大與無敵于天下。孟子回答他:首先是尊重、任用有德有才的賢人,帶動士人為國效力;其次為商人提供場地,不征賦稅;邊境卡哨對旅客不收稅,對農田不征稅,免除勞役等。
無敵于天下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于 | yú | 二 | 3畫 | 基本字義 于 yú(ㄩˊ) ⒈ ?介詞(a.在,如“生于北京”;b.到,如“榮譽歸于老師”;c.對,如“勤于學習”;d.向,如“出于自愿”;e.給,如“問道于盲”;f.自,從,如“取之于民”;g.表比較,如“重于泰山”;h.表被動,如“限于水平”)。 ⒉ ?后綴(a.在形容詞后,如“疏于防范”;b.在動詞后,如“屬于未來)。 ⒊ ?姓。 異體字 丂 虧 亐 於 漢英互譯 for、of、to、when、at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in, on, at; go to; surnam |
下 | xià | 一 | 3畫 | 基本字義 下 xià(ㄒ一ㄚˋ) ⒈ ?位置在低處的,與“上”相對:下層。下款。 ⒉ ?等級低的:下級。下品。下乘(佛教用語,一般借指文學藝術的平庸境界或下品)。下里巴人(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學藝術,常與“陽春白雪”對舉)。 ⒊ ?方面,方位:兩下都同意。 ⒋ ?次序或時間在后的:下卷。下次。下限。 ⒌ ?由高處往低處,降落:下山。下車。下馬。下達。 ⒍ ?使降落:下半旗。下棋。 ⒎ ?進入:下海。 ⒏ ?投送:下書。 ⒐ ?到規(guī)定時間 |
無 | wú | 一 | 4畫 | 基本字義 無(無) wú(ㄨˊ) ⒈ ?沒有,與“有”相對;不:無辜。無償。無從(沒有門徑或找不到頭緒)。無度。無端(無緣無故)。無方(不得法,與“有方”相對)。無非(只,不過)。無動于衷。無所適從。 異體字 無 ? 漢英互譯 naught、nonexistence、nothing、nothing、without、zero 相關字詞 有 造字法 會意 English negative, no, not; KangXi radical 7 |
天 | tiān | 大 | 4畫 | 基本字義 天 tiān(ㄊ一ㄢ) ⒈ ?在地面以上的高空:天空。天際。天罡(北斗星)。天淵(上天和深淵,喻差別大)。天馬行空(喻氣勢豪放,不受拘束)。 ⒉ ?在上面:天頭(書頁上面的空白)。 ⒊ ?氣候:天氣。天冷。 ⒋ ?季節(jié),時節(jié):冬天。 ⒌ ?日,一晝夜,或專指晝間:今天。 ⒍ ?指神仙或他們所住的地方:天上。天宮。 ⒎ ?自然界:天塹。天時。天籟(自然界的聲音,如風聲、鳥聲、流水聲)。 ⒏ ?〔天干( gān )〕古代用來記日或年 |
敵 | dí | 攵 | 10畫 | 基本字義 敵(敵) dí(ㄉ一ˊ) ⒈ ?有利害沖突不能相容的:敵人。敵方。敵寇。 ⒉ ?指敵人:敵后。敵情。敵酋。敵特。輕敵??藬持苿?。 ⒊ ?抵擋:寡不敵眾。 ⒋ ?相當:勢均力敵。匹敵。敵手(能力相等的對手)。 ⒌ ?仇視:敵意?!爸T侯敵王所愾”。 異體字 敵 漢英互譯 enemy、fight、foe、oppose 相關字詞 友、我 造字法 形聲:左形右聲 English enemy, foe, rival; resist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