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織筆耕
拼音xīn zhī bǐ gēng
注音ㄒ一ㄣ ㄓ ㄅ一ˇ ㄍㄥ
繁體心織筆畊
感情心織筆耕是中性詞。
用法聯(lián)合式;作謂語(yǔ)、定語(yǔ);比喻靠賣(mài)文生活。
詞語(yǔ)解釋
心織筆耕[ xīn zhī bǐ gēng ]
⒈ ?唐馮贄《云仙雜記》卷九:“《翰林盛事》云:'王勃所至,請(qǐng)托為文,金帛豐積,人謂心織筆耕。'”本謂為人撰文獲得一定報(bào)酬,后亦以指賣(mài)文為生。參閱唐李肇《翰林志》。
引證解釋
⒈ ?本謂為人撰文獲得一定報(bào)酬,后亦以指賣(mài)文為生。參閱 唐 李肇 《翰林志》。本謂為人撰文獲得一定報(bào)酬,后亦以指賣(mài)文為生。參閱 唐 李肇 《翰林志》。
引唐 馮贄 《云仙雜記》卷九:“《翰林盛事》云:‘ 王勃 所至,請(qǐng)託為文,金帛豐積,人謂心織筆耕。’”
國(guó)語(yǔ)辭典
心織筆耕[ xīn zhī bǐ gēng ]
⒈ ?唐朝王勃擅長(zhǎng)為文,常受人請(qǐng)托,所得金帛頗為豐厚,當(dāng)時(shí)人謂「心織筆耕」。典出唐·馮贄《云仙雜記·卷九·心耕筆織》。后用以形容文章寫(xiě)的好,并以賣(mài)文為生。
心織筆耕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(huà)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織 | zhī zhì | 纟 | 8畫(huà) | 基本字義 織(織) zhī(ㄓ) ⒈ ?用絲、麻、棉紗、毛線等編成布或衣物等:織布。編織。織女(①織布、織綢的女子;②指織女星)。棉織物。 ⒉ ?引申為構(gòu)成:羅織罪名。 ⒊ ?用染絲織成的錦或彩綢:織錦??椢模础翱楀\”)。織貝(織成貝文的錦)。 其他字義 織(織) zhì(ㄓˋ) ⒈ ?古同“幟”,旗幟。 異體字 織 綕 漢英互譯 plait、twine 造字法 形聲:從纟、只聲 English weave, knit; organize, unite |
心 | xīn | 心 | 4畫(huà) | 基本字義 心 xīn(ㄒ一ㄣ) ⒈ ?人和高等動(dòng)物體內(nèi)主管血液循環(huán)的器官(通稱(chēng)“心臟”):心包。心律。心衰。心悸。 ⒉ ?中央,樞紐,主要的:心腹。中心。 ⒊ ?習(xí)慣上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情況,感情等:心理。心曲。心魄。心地。心扉。衷心。心曠神怡。人心惟危。 異體字 忄 ? 漢英互譯 heart、center、feeling、intention 相關(guān)字詞 口 造字法 象形:像心之形 English heart; mind, intelligence; soul |
耕 | gēng | 耒 | 10畫(huà) | 基本字義 耕 gēng(ㄍㄥ) ⒈ ?用犁把土翻松:耕種( zhòng )。耕作。耕耘(耕地和除草,亦泛指勞動(dòng),如“著意耕耕,自有收獲”)。筆耕(喻寫(xiě)文章)。舌耕(喻教書(shū))。 異體字 畊 漢英互譯 furrow、plough up 造字法 形聲:從耒、井聲 English plow, cultivate |
筆 | bǐ | 毛 | 10畫(huà) | 基本字義 筆(筆) bǐ(ㄅ一ˇ) ⒈ ?寫(xiě)字、畫(huà)圖的工具:毛筆。鋼筆。鉛筆。筆架。筆膽。 ⒉ ?組成漢字的點(diǎn)、橫、直、撇、捺等:筆畫(huà)。筆順。筆形。筆道。 ⒊ ?用筆寫(xiě),寫(xiě)作的:筆者。代筆。筆耕。筆談。筆誤。筆譯。筆戰(zhàn)。筆名。 ⒋ ?寫(xiě)字、畫(huà)畫(huà)、作文的技巧或特色:筆體。筆法。筆力。文筆。工筆。曲筆。伏筆。 ⒌ ?像筆一樣直:筆直。筆挺。筆陡。 ⒍ ?量詞,指錢(qián)款:一筆錢(qián)。 ⒎ ?指散文:“謝玄暉善為詩(shī),任彥升工于筆”。隨筆。 異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