尋章摘句
拼音xún zhāng zhāi jù
注音ㄒㄨㄣˊ ㄓㄤ ㄓㄞ ㄐㄨˋ
繁體尋章摘句
正音“摘”,不能讀作“zāi”。
感情尋章摘句是貶義詞。
用法聯(lián)合式;作謂語、賓語、定語;含貶義。
辨形“章”,不能寫作“張”。
近義詞尋行數(shù)墨、尋枝摘葉
反義詞精挑細(xì)選
英語seek remarkable passages and cull model sentences
詞語解釋
尋章摘句[ xún zhāng zhāi jù ]
⒈ ?讀書只摘記現(xiàn)成詞句。比喻局限于套用現(xiàn)成的詞句、章法,缺乏創(chuàng)造性。
例尋章摘句老雕蟲,曉月當(dāng)簾掛玉了?!啤だ钯R《南園》
英cull phrases but not meaning; write in cliches without originality;
引證解釋
⒈ ?搜求、摘取片斷辭句。指讀書或?qū)懽髦蛔⒁馕淖值耐魄蟆?/p>
引《三國志·吳志·吳主傳》“屈身於陛下,是其略也” 裴松之 注引《吳書》:“﹝ 孫權(quán) ﹞志存經(jīng)略,雖有餘閒,博覽書傳歷史,藉採奇異,不效書生尋章摘句而已?!?br />唐 李賀 《南園》詩之六:“尋章摘句老雕蟲,曉月當(dāng)簾掛玉弓?!?br />清 姚世鈞 《饒州舟次獨酌醉后放歌》:“尋章摘句守矩矱,廋辭謎語工雕搜。”
吳晗 《學(xué)習(xí)集·談讀書》:“一種是尋章摘句式的,讀得很細(xì)心,鉆研每一段,以至每一句,甚至為了一個字,有的經(jīng)師寫了多少萬字的研究論文?!?/span>
國語辭典
尋章摘句[ xún zhāng zhāi jù ]
⒈ ?讀書時只知摘錄漂亮詞句,而不深入研究。也作「摘句尋章」。
引《三國志·卷四十七·吳書·吳主權(quán)傳》裴松之注引《吳書》:「雖有余閑,博覽書傳歷史,藉采奇異,不效諸生尋章摘句而已?! ?br />《三國演義·第四十三回》:「尋章摘句,世之腐儒也,何能興邦立事?」
⒉ ?寫作時,只知套用前人的章法、語句,而不講究創(chuàng)造性。唐·李賀〈南園詩〉十三首之六:「尋章摘句老雕蟲,曉月當(dāng)簾掛玉弓?!挂沧鳌刚鋵ふ隆?。
尋章摘句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章 | zhāng | 立 | 11畫 | 基本字義 章 zhāng(ㄓㄤ) ⒈ ?歌曲詩文的段落:章節(jié)。章句。樂章。章回體。順理成章。斷章取義。 ⒉ ?條目,規(guī)程:章程。章法。簡章。黨章。約法三章。 ⒊ ?修理:雜亂無章。 ⒋ ?花紋,文采:黑質(zhì)而白章。 ⒌ ?戳記:圖章。蓋章。 ⒍ ?佩帶的身上的標(biāo)志:袖章。領(lǐng)章?;照?。像章。 ⒎ ?奏本:奏章。本章。 ⒏ ?古同“彰”,彰明。 ⒐ ?姓。 異體字 嫜 樟 漳 暲 遧 障 鱆 漢英互譯 badge、chapter、order、sura 造字法 會意 English composition; chapter, |
摘 | zhāi | 扌 | 14畫 | 基本字義 摘 zhāi(ㄓㄞ) ⒈ ?采取,拿下:采摘。摘取。摘桃子。摘除。 ⒉ ?選?。赫U?。摘編。文摘。摘引。尋章摘句。指摘(挑出缺點)。 ⒊ ?借:摘兌。東摘西借。 異體字 啇 擿 漢英互譯 cull、pack、plunk、select 相關(guān)字詞 戴 造字法 形聲:從扌、商聲 English pluck, pick; select; specify |
尋 | xún | 寸 | 6畫 | 基本字義 尋(尋) xún(ㄒㄨㄣˊ) ⒈ ?找,搜求:尋找。尋覓。尋機。尋問。尋訪。尋釁。追尋。尋章摘句。 ⒉ ?古代的長度單位(一尋等于八尺):尋常(古代八尺為“尋”,倍尋為“常”,都是平常的長度,后泛指平常、素常)。 異體字 尋 ? 漢英互譯 look for、seek 相關(guān)字詞 覓、找 English seek, search, look for; ancient |
句 | jù gōu | 口 | 5畫 | 基本字義 句 jù(ㄐㄨˋ) ⒈ ?由詞組成的能表示出一個完整意思的話:句子。句法。 ⒉ ?〔句讀( dòu )〕古代稱文詞停頓的地方為“句”或“讀”。 ⒊ ?量詞,用于語言:三句話不離本行( háng )。 其他字義 句 gōu(ㄍㄡ) ⒈ ?〔高句驪〕古國名,即“高麗”。 異體字 勾 鉤 絇 鈎 漢英互譯 sentence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sentence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