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母投杼
拼音zēng mǔ tóu zhù
注音ㄗㄥ ㄇㄨˇ ㄊㄡˊ ㄓㄨˋ
感情曾母投杼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賓語、定語;指流言可畏。
近義詞曾參殺人
詞語解釋
⒈ ?指曾參的母親聽到“曾參殺人”的傳聞接連三次,便信以為真,投杼而走,謂流言可畏。
國語辭典
曾母投杼[ zēng mǔ tóu zhù ]
⒈ ?曾母,指曾參的母親。杼,織布用的梭。曾母投杼指因曾母再三聽說曾參殺人,終于心生恐懼,丟下手中梭具逾墻逃走。比喻流言可畏或誣枉的災禍。南朝梁·簡文帝〈六根懺文〉:「讒言三至,曾母投杼,端木一說,越霸吳亡?!挂沧鳌冈鴧⑷恕?。
引《三國志·卷四七·吳書·吳主權傳》:「朕以不明,雖有曾母投杼之疑,猶冀言者不信,以為國福?!?/span>
成語典故
春秋時期,魯國有一個與大思想家曾參同名的人在外殺了人,有好事者跑到曾參的母親那里說:“曾參殺了人?!痹富卮鹫f:“我兒不會殺人?!闭粘?棽?。沒多久又有人跑來誤傳曾參殺了人,這時曾母害怕,就投杼逾墻而走。
曾母投杼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杼 | zhù | 木 | 8畫 | 基本字義 杼 zhù(ㄓㄨˋ) ⒈ ?織布機上的筘,古代亦指梭:機杼(a.指織布機,如“不聞杼杼聲,惟聞女嘆息”;b.喻詩文的構思和布局,如“自出杼杼”)。 ⒉ ?薄,削薄,減削:“凡為輪,行澤者欲杼,行山者欲侔”。 異體字 ? 造字法 形聲:從木、予聲 English shuttle of loom; narrow; long-headed; a scrub oak; thin |
投 | tóu | 扌 | 7畫 | 基本字義 投 tóu(ㄊㄡˊ) ⒈ ?拋,擲,扔(多指有目標的):投籃。投彈( dàn )。 ⒉ ?跳進去:投河。自投羅網(wǎng)。 ⒊ ?放進去,送進去:投入。投資。投標。 ⒋ ?走向,進入:投宿(找地方住宿)。投奔。投靠。投降。投師(從師學習)。投訴。 ⒌ ?發(fā)向:投射。投影。 ⒍ ?寄,遞送:投遞。投稿。 ⒎ ?合:投合。意氣相投。 ⒏ ?臨,在…以前:投明。投暮(天黑以前)。 異體字 酘 漢英互譯 cast、deliver、fling、pitch、send、throw 相關字詞 拋、扔 |
母 | mǔ | 母 | 5畫 | 基本字義 母 mǔ(ㄇㄨˇ) ⒈ ?媽媽,娘:母親。母性。母系。慈母。母憂(稱母親去世)。 ⒉ ?對女性長輩的稱呼:姑母。舅母。 ⒊ ?雌性的,與“公”相對:母雞。 ⒋ ?事物據(jù)以產(chǎn)生出來的:母國。母校。母音(元音)。 ⒌ ?一套東西中間可以包含其他部分的:螺絲母。子母扣。 ⒍ ?姓。 異體字 姆 毋 漢英互譯 female、mother、venter 相關字詞 女、子、父、公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mother; female elders; female |
曾 | zēng céng | 曰 | 12畫 | 基本字義 曾 zēng(ㄗㄥ) ⒈ ?指與自己中間隔兩代的親屬:曾祖父。曾孫。 ⒉ ?古同“增”,增加。 ⒊ ?竟,簡直,還( hái ):“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,如太山、王屋何?” ⒋ ?姓。 其他字義 曾 céng(ㄘㄥˊ) ⒈ ?嘗,表示從前經(jīng)歷過:曾經(jīng)。未曾。何曾。曾幾何時。 ⒉ ?古同“層”,重( chǒng )。 異體字 曽 漢英互譯 ever 造字法 形聲:上形下聲 English already; sign of past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