胡擄
- 拼音hú lǔ
- 注音ㄏㄨˊ ㄌㄨˇ
- 繁體胡擄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胡擄[ hú lǔ ]
⒈ ?抓??;捕捉。歸攏;收拾。
引證解釋
⒈ ?抓??;捕捉。
引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二六回:“我沒法兒了,只得用手一陣胡擄,不想可可兒把個‘不’字兒胡擄了去了?!?br />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三一回:“這賊解下腰里的鋼鞭,才要動手,不防身后一鉤桿子,早被人胡擄住了,按在那里捆了起來?!?/span>
⒉ ?歸攏;收拾。
引《兒女英雄傳》第十一回:“諸事料理完畢,大家趁此胡擄些細(xì)軟東西?!?br />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三八回:“只得大家胡擄起來送到爐里去焚化?!?/span>
國語辭典
胡擄[ hú lǔ ]
⒈ ?胡亂收拾或抓取。
引《兒女英雄傳·第一一回》:「大家趁此胡擄了些細(xì)軟東西,只剩了四個張口貨的馱驢沒人要?!?/span>
胡擄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擄 | lǔ | 扌 | 11畫 | 基本字義 擄(擄) lǔ(ㄌㄨˇ) ⒈ ?搶?。簱锫?。擄人勒贖。 異體字 擄 漢英互譯 capture 造字法 形聲 English capture, seize |
胡 | hú | 月 | 9畫 | 基本字義 胡(鬍) hú(ㄏㄨˊ) ⒈ ?中國古代稱北邊的或西域的民族:胡人。胡服。胡姬(西域出生的少女)。胡越(“胡”在北方;“越”在南方,喻疏遠(yuǎn)、隔絕)。 ⒉ ?泛指外國或外族的:胡椒。胡瓜(黃瓜)。胡琴。胡笳(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種管樂器)。 ⒊ ?亂,無道理:胡來。胡鬧。胡吹。胡言亂語。 ⒋ ?文言疑問詞,為什么,何故:胡不歸?“胡取禾三百廛兮?” ⒌ ?嘴周圍和連著鬢角長的須毛:胡須。 ⒍ ?古代指獸類頸下垂肉:“狼跋 |
胡擄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胡擄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