甲楯
- 拼音jiǎ dùn
- 注音ㄐ一ㄚˇ ㄉㄨㄣˋ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甲楯[ jiǎ dùn ]
⒈ ?亦作“甲盾”。
⒉ ?盔甲和盾牌。
⒊ ?泛指武器。
⒋ ?指披甲持盾的士兵。
⒌ ?披甲持盾。
⒍ ?指儀仗衛(wèi)從。
引證解釋
⒈ ?亦作“甲盾”。
⒉ ?盔甲和盾牌。
引《左傳·襄公二十五年》:“賦車籍馬,賦車兵、徒兵、甲楯之?dāng)?shù)?!?br />《墨子·非攻中》:“竹箭羽旄幄幕,甲盾撥劫,往而靡弊腑冷不反者,不可勝數(shù)?!?br />《史記·絳侯周勃世家》:“居無何, 條侯 子為父買工官尚方甲楯五百被可以葬者?!?br />《宋史·外戚傳中·李昭亮》:“昭亮 從輕騎數(shù)十人,不持甲盾弓矢?!?/span>
⒊ ?泛指武器。
引清 唐甄 《潛書·卿牧》:“無征伐轉(zhuǎn)輸之勞,以造舟車,增甲楯?!?/span>
⒋ ?指披甲持盾的士兵。
引《左傳·哀公元年》:“越子 以甲楯五千,保于 會(huì)稽。”
宋 李綱 《議國是》:“夫 吳 伐 越,勾踐 以甲楯三百,棲於 會(huì)稽?!?/span>
⒌ ?披甲持盾。
引明 劉基 《次韻追和音上人》:“他年甲楯孤臣泣,此日齋鐘老衲閑?!?/span>
⒍ ?指儀仗衛(wèi)從。
引宋 王讜 《唐語林·補(bǔ)遺四》:“儀衛(wèi)具五兵,今不言他兵,獨(dú)以甲楯為名者,行道之時(shí),甲楯居外,餘在內(nèi)?!?/span>
甲楯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甲 | jiǎ | 田 | 5畫 | 基本字義 甲 jiǎ(ㄐ一ㄚˇ) ⒈ ?天干的第一位,用于作順序第一的代稱:甲子?;祝畾q的人)。 ⒉ ?居于首位的,超過所有其它的:甲等。 ⒊ ?古代科舉考試成績(jī)名次的分類:一甲(名為“進(jìn)士及第”);二甲(名為“進(jìn)士出身”);三甲(名為“同進(jìn)士出身”)。 ⒋ ?古代軍人打仗穿的護(hù)身衣服,用皮革或金屬葉片制成:盔甲。甲兵。甲士。 ⒌ ?現(xiàn)代用金屬做成有保護(hù)功能的裝備:甲板。裝甲車。 ⒍ ?某些動(dòng)物身上有保護(hù)功能的硬殼:龜 |
楯 | shǔn dùn | 木 | 13畫 | 基本字義 楯 shǔn(ㄕㄨㄣˇ) ⒈ ?闌檻橫木,指闌干:楯軒。 ⒉ ?拔擢:“引楯萬物,群美萌生”。 ⒊ ?古代載棺木的車。 其他字義 楯 dùn(ㄉㄨㄣˋ) ⒈ ?同“盾”。 異體字 盾 輴 造字法 形聲:從木、盾聲 English shield; horizontal bar |
甲楯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甲楯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