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史
- 拼音guó shǐ
- 注音ㄍㄨㄛˊ ㄕˇ
- 繁體國史
- 詞性名詞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國史[ guó shǐ ]
⒈ ?原指當代人修纂的本朝實錄和本朝歷史,后泛指一個朝代的歷史。國之史官。
引證解釋
⒈ ?原指當代人修纂的本朝實錄和本朝歷史,后泛指一個朝代的歷史。
引《后漢書·班固傳》:“既而有人上書 顯宗,告 固 私改作國史者,有詔下郡,收 固 繫 京兆 獄?!?br />晉 杜預 《<春秋經(jīng)傳集解>序》:“諸侯亦各有國史?!?br />唐 司空圖 《商山》詩之一:“國史數(shù)行猶有志,只將談笑繼英塵。”
田北湖 《論文章源流》:“國史者,君民比并之史。”
⒉ ?國之史官。
引《詩大序》:“國史明乎得失之跡,傷人倫之廢,哀刑政之苛,吟詠情性,以風其上,達於事變而懷其舊俗者也?!?br />三國 魏 劉劭 《人物志·流業(yè)》:“文章之材,國史之任也。”
宋 朱淑真 《芍藥》詩:“到底只留為謔贈,更勞國史刺民風?!?/span>
國語辭典
國史[ guó shǐ ]
⒈ ?一國或一朝代的歷史。
引《隋書·卷三三·經(jīng)籍志二》:「命司徒崔浩,博采舊聞,綴述 國史?!?/span>
⒉ ?掌記國史的史官。
引《詩經(jīng)·大序》:「國史明乎得失之跡,傷人倫之廢,哀刑政之苛,吟詠情性以風其上。」
國史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史 | shǐ | 口 | 5畫 | 基本字義 史 shǐ(ㄕˇ) ⒈ ?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發(fā)展過程,亦指記述、研究這些的文字和學科:歷史。通史。斷代史。近代史。世界史。文學史。史詩。史部(古代圖書分類的一大部類,包括各類歷史著作)。史壇。史評。史前(沒有書面記錄的遠古)。史不絕書。 ⒉ ?古代掌管記載史事的官:太史。內(nèi)史。 ⒊ ?古代官職:刺史。御史。 ⒋ ?姓。 異體字 ? 漢英互譯 history 造字法 會意 English history, chronicle, annals |
國 | guó | 囗 | 8畫 | 基本字義 國(國) guó(ㄍㄨㄛˊ) ⒈ ?有土地、人民、主權的政體(古代指諸侯所受封的地域):國家。國土。國體(a.國家的性質(zhì);b.國家的體面)。國號。國度(指國家)。國策。國情。國法。國力。國防。國威。國寶(a.國家的寶物;b.喻對國家有特殊貢獻的人)。國格。國魂。國是(國家大計,如“共商國國”)。 ⒉ ?特指中國的:國產(chǎn)。國貨。國粹。國樂( yuè ㄩㄝˋ )。國藥。 ⒊ ?姓。 異體字 國 囯 囶 囻 圀 ? ? 漢英互譯 |
國史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國史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