諸余
- 拼音zhū yú
- 注音ㄓㄨ ㄩˊ
- 繁體諸餘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諸余[ zhū yú ]
⒈ ?其他;其馀。
⒉ ?一切;種種。
引證解釋
⒈ ?其他;其馀。
引唐 王建 《贈人》詩之二:“朝回不向諸餘處,騎馬城西檢?;??!?br />《敦煌變文集·八相變》:“未向此間來救度,且於何處大基緣,當(dāng)時不在諸餘國,示現(xiàn)權(quán)居 兜率天?!?br />元 關(guān)漢卿 《金線池》第三折:“只除了心不志誠,諸餘的所事兒聰明。”
⒉ ?一切;種種。
引唐 韓愈 《贈劉師服》詩:“朱顏皓頸訝莫親,此外諸餘誰更數(shù)?!?br />宋 危稹 《漁家傲》詞:“老去諸餘情味淺,詩情不上閑釵釧?!?br />元 馬致遠(yuǎn) 《漢宮秋》第二折:“他諸餘可愛,所事兒相投?!?/span>
國語辭典
諸余[ zhū yú ]
⒈ ?一切、種種。元·馬致遠(yuǎn)也作「別余」。
引《董西廂·卷五》:「好多嬌媚諸余美,遂對月微吟,各有相憐意?!?br />《漢宮秋·第二折》:「他諸余可愛,所事兒相投。」
⒉ ?其他。
引《漢書·卷六六·劉屈牦傳》:「使內(nèi)郡自省作車」句下唐·顏師古·注:「今郡自省減諸余功用而作車也。」
諸余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諸 | zhū | 讠 | 10畫 | 基本字義 諸(諸) zhū(ㄓㄨ) ⒈ ?眾,許多:諸位。諸君。諸侯。 ⒉ ?“之于”或“之乎”的合音:投諸渤海之尾。 ⒊ ?猶“之”:“能事諸乎?”。 ⒋ ?猶“于”:“宋人事資章甫適諸越”。 ⒌ ?語助,無實(shí)在意義:“日居月諸,照臨下土”。 ⒍ ?姓。 異體字 諸 漢英互譯 all、various 造字法 形聲:從讠、者聲 English various, all, these; surname |
余 | yú | 人 | 7畫 | 基本字義 余(餘) yú(ㄩˊ) ⒈ ?我:“余將老”。 ⒉ ?剩下來的,多出來的:剩余。余糧。余興。余悸。余孽。節(jié)余。余生。余蔭(指前人的遺澤,遺留的庇蔭)。余勇可賈(gǔ)(還有剩余的力量可以使出來)。 ⒊ ?十、百、千等整數(shù)或名數(shù)后的零數(shù):十余人。 ⒋ ?后:“勞動之余,歡歌笑語。” ⒌ ?農(nóng)歷四月的別稱。 ⒍ ?姓。 異體字 餘 豫 馀 漢英互譯 beyond、I、more than、over、remaining、surplus 相關(guān)字詞 缺 造字法 形聲:從人、舍省聲 English I |
諸余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諸余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