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圍
- 拼音xíng wéi
- 注音ㄒ一ㄥˊ ㄨㄟˊ
- 繁體行圍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行圍[ xíng wéi ]
⒈ ?打獵的圍場。
⒉ ?指打獵。
⒊ ?清代獵場圍制的一種。滿語稱“阿達密”。
引證解釋
⒈ ?打獵的圍場。
引唐 李白 《觀獵》詩:“江沙橫獵騎,山火繞行圍?!?/span>
⒉ ?指打獵。
引《資治通鑒·晉孝武帝太元九年》:“垂(慕容垂 )行圍,因飲於 華林園,秦 人密出兵掩之,矢下如雨, 垂 幾不得出?!?br />《清史稿·圣祖紀一》:“八月壬子,上幸 南苑 行圍?!?br />京劇《串龍珠》第一場:“因此上郊外行圍散心腸?!?/span>
⒊ ?清 代獵場圍制的一種。滿語稱“阿達密”。
引《清史稿·禮志九》:“蓋圍制有二,馳入山林,圍而不合曰行圍,國語曰阿達密。合圍者,則於五鼓前,管圍大臣率從獵各士旅往視山川大小遠近,紆道出場外,或三五十里,或七八十里,齊至看城,是為合圍,國語曰烏圖哩阿察密?!?br />清 昭槤 《嘯亭雜錄·木蘭行圍制度》:“只以數(shù)百人分翼入山林,圍而不合,謂之行圍?!?/span>
行圍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圍 | wéi | 囗 | 7畫 | 基本字義 圍(圍) wéi(ㄨㄟˊ) ⒈ ?環(huán)繞,四周攔擋起來:圍攻。圍城。突圍。解圍。 ⒉ ?圈起來作攔阻或遮擋的東西:圍巾。圍墻。圍裙。 ⒊ ?四周:外圍。周圍。 ⒋ ?量詞(a.兩手姆指和食指合攏的長度,如“腰大十圍”;b.兩兩臂合攏的長度,如“樹大五圍”)。 異體字 圍 囗 漢英互譯 all round、beleaguer、enclose、surround 造字法 形聲:從囗、韋聲 English surround, encircle, corral |
行 | háng xíng | 行 | 6畫 | 基本字義 行 háng(ㄏㄤˊ) ⒈ ?行列:字里行間。羅列成行。 ⒉ ?兄弟姐妹的次弟;排行:我行二,你行幾? ⒊ ?步行的陣列。 ⒋ ?量詞。用于成行的東西:淚下兩行。 ⒌ ?某些營業(yè)所:銀行?;ㄐ小I绦?。 ⒍ ?行業(yè):同行。各行各業(yè)。 ⒎ ?用長的針腳成行地連綴:行棉襖。行幾針。 其他字義 行 xíng(ㄒ一ㄥˊ) ⒈ ?走:行走。步行。旅行。行蹤。行百里者半九十。行云流水(喻自然不拘泥)。行遠自邇。 ⒉ ?出外時用的:行裝。行篋。行李。 |
行圍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行圍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