樗櫟
- 拼音chū lì
- 注音ㄔㄨ ㄌ一ˋ
- 繁體樗櫟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樗櫟[ chū lì ]
⒈ ?《莊子·逍遙游》:“吾有大樹,人謂之樗,其大本擁腫而不中繩墨,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規(guī)矩,立之涂,匠者不顧?!庇帧度碎g世》:“匠石之齊,至于曲轅,見櫟社樹……曰:'散木也,以為舟則沉,以為棺槨則速腐,以為器則速毀,以為門戶則液樠,以為柱則蠹。是不材之木也,無所可用。'”后因以“樗櫟”喻才能低下。
⒉ ?用為自謙之辭。
引證解釋
⒈ ?后因以“樗櫟”喻才能低下。
引《莊子·逍遙游》:“吾有大樹,人謂之樗,其大本擁腫而不中繩墨,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規(guī)矩,立之涂,匠者不顧。”
又《人間世》:“匠石 之 齊,至於 曲轅,見櫟社樹……曰:‘散木也,以為舟則沉,以為棺槨則速腐,以為器則速毀,以為門戶則液樠,以為柱則蠹。是不材之木也,無所可用?!?br />唐 歐陽詹 《寓興》詩:“桃李有奇質(zhì),樗櫟無妙姿?!?/span>
⒉ ?用為自謙之辭。
引宋 蘇軾 《和穆父新涼》:“??珠藱瞪?,坐纏冠蓋蔓?!?br />明 朱鼎 《玉鏡臺記·聞雞起舞》:“下官樗櫟之才,豈足為元帥副?!?br />清 宣鼎 《夜雨秋燈錄·麻瘋女邱麗玉》:“自慙樗櫟,仰託蔦蘿,良所深愿?!?/span>
國語辭典
樗櫟[ shū lì ]
⒈ ?樗和櫟都是木質(zhì)粗松的木頭,雖大而無用。見《莊子·逍遙游》、《莊子·人間世》。后以樗櫟比喻無用的人。
⒉ ?自謙無用之人。
引清·宣鼎《夜雨秋燈錄·卷三·麻瘋女邱麗玉》:「自慚樗櫟,仰托蔦蘿,良所深愿?!?/span>
樗櫟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櫟 | lì yuè | 木 | 9畫 | 基本字義 櫟(櫟) lì(ㄌ一ˋ) ⒈ ?落葉喬木,葉子長橢圓形,結(jié)球形堅果,葉可喂蠶;木材堅硬,可制家具,供建筑用,樹皮可鞣皮或做染料。亦稱“麻櫟”、“橡”;通稱“柞樹”。 其他字義 櫟(櫟) yuè(ㄩㄝˋ) ⒈ ?〔櫟陽〕地名,在中國陜西省。 ⒉ ?(櫟) 異體字 櫟 ? 造字法 形聲:從木、樂聲 English chestnut-leaved oak; oak |
樗 | chū | 木 | 15畫 | 基本字義 樗 chū(ㄔㄨ) ⒈ ?〔樗樹〕即“臭椿”。 ⒉ ?〔樗蠶〕一種蠶,幼蟲綠色,有白色黏粉,成蟲灰白色,幼蟲吃樗葉、蓖麻葉等。亦稱“椿蠶”。 ⒊ ?〔樗蒲〕古代一種賭博游戲,像后代的擲骰子,后亦作為賭博的通稱。 ⒋ ?〔樗櫟〕喻無用之材,亦作自謙之辭。亦稱“樗材”。 異體字 櫖 造字法 形聲:從木、雩聲 English Ailanthus glandulosa or A. altissima, a kind of tree useless as timber |
樗櫟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樗櫟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