蠻族
- 拼音mán zú
- 注音ㄇㄢˊ ㄗㄨˊ
- 繁體蠻族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蠻族[ mán zú ]
⒈ ?古代希臘人和羅馬人對(duì)境外其他民族的蔑稱。主要指歐洲北部的日耳曼人、克爾特人、斯拉夫人等。古代末期、中世紀(jì)初期入侵羅馬帝國(或東羅馬帝國)的“蠻族”主要是日耳曼人和斯拉夫人。
引證解釋
⒈ ?古時(shí)泛稱居住在南方的人。
引范文瀾 蔡美彪 等《中國通史》第一編第一章第三節(jié):“從傳說和神話里,推測(cè)遠(yuǎn)古居民分布的一般情況如下……居住在南方的人統(tǒng)被稱為‘蠻族’。”
國語辭典
蠻族[ mán zú ]
⒈ ?泛稱未開化的民族。
蠻族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族 | zú | 方 | 11畫 | 基本字義 族 zú(ㄗㄨˊ) ⒈ ?親屬,泛指同姓之親:族規(guī)。族長。家族。 ⒉ ?指具有共同起源和共同遺傳特征的人群:種族。 ⒊ ?指在歷史上形成的人群的穩(wěn)定共同體,他們有共同的語言、經(jīng)濟(jì)生活以及表現(xiàn)于共同文化上的心理素質(zhì):民族。 ⒋ ?聚居而有血統(tǒng)關(guān)系的人群的統(tǒng)稱:宗族。氏族。部族。 ⒌ ?事物有共同屬性的一大類:芳香族。 ⒍ ?封建時(shí)代的一種殘酷刑罰,一人有罪,把全家或包括母親、妻家的人都?xì)⑺溃鹤鍦纭?⒎ ?聚合,集中:云 |
蠻 | mán | 蟲 | 12畫 | 基本字義 蠻(蠻) mán(ㄇㄢˊ) ⒈ ?粗野,兇惡,不通情理:野蠻。蠻橫( hèng )。蠻不講理。 ⒉ ?愣,強(qiáng)悍:一味蠻干。 ⒊ ?中國古代稱南方各族:蠻荒。 ⒋ ?方言,相當(dāng)于“很”:蠻好。 異體字 蠻 漢英互譯 pretty、quite、rough、unreasoning 造字法 原為形聲 English barbarians; barbarous, savage |
蠻族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蠻族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