吳刀
- 拼音wú dāo
- 注音ㄨˊ ㄉㄠ
- 繁體吳刀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吳刀[ wú dāo ]
⒈ ?傳說舜殛鯀所用之刀。
⒉ ?泛指寶刀。
⒊ ?吳地所產(chǎn)之剪刀。
引證解釋
⒈ ?傳說 舜 殛 鯀 所用之刀。
引《呂氏春秋·行論》:“舜 於是殛之於 羽山,副之以吳刀?!?br />明 郎瑛 《七修類稿·辯證六·刀劍錄缺》:“﹝《刀劍録》﹞遺漏甚多,顯顯名世者,若 舜 之吳刀, 周 之赤刀, 魯 之孟勞?!?/span>
⒉ ?泛指寶刀。
引晉 張華 《博陵王宮俠曲》之二:“吳刀鳴手中,利劍嚴(yán)秋霜?!?/span>
⒊ ?吳 地所產(chǎn)之剪刀。
引南朝 宋 鮑照 《代白紵舞歌辭》:“吳 刀 楚 製為佩褘,纖羅霧縠垂羽衣。”
唐 李白 《白紵辭》之三:“吳 刀剪綵縫舞衣,明妝麗服奪春輝?!?br />宋 姚寬 《踏莎行》詞:“彩鳳難雙,紅綃暗泣?;丶y未剪 吳 刀澀。”
清 徐柯 《白紵詞》之二:“吳 刀剪縠散云霞,明璫翠帶紛交加。”
吳刀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吳 | wú | 口 | 7畫 | 基本字義 吳 wú(ㄨˊ) ⒈ ?中國周代諸侯國名,在今江蘇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,后擴展至淮河下游一帶:吳鉤(古代吳地出產(chǎn)的一種彎刀,后泛指鋒利的刀劍)。吳越同舟(喻過去的仇人由于當(dāng)前利害一致而成為朋友)。 ⒉ ?中國東漢末年三國之一:吳下阿蒙(喻原先學(xué)識粗淺的人)。 ⒊ ?泛指中國江蘇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一帶:吳語。吳牛喘月(喻見到類似事物就膽怯害怕起來)。 ⒋ ?姓。 異體字 吞 吳 呉 造字法 會意:從口、從矢 English name of |
刀 | dāo | 刀 | 2畫 | 基本字義 刀 dāo(ㄉㄠ) ⒈ ?用來切、割、斬、削、砍、刺、鍘的工具:刀子。刀兵。刀法。剪刀。鐮刀。 ⒉ ?中國的紙張計量單位:一刀合一百張。 ⒊ ?古代的一種錢幣,因其形如刀故稱:刀幣。 ⒋ ?姓。 異體字 刂 釖 刁 漢英互譯 falchion、reamer、sword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knife; old coin; measure |
吳刀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吳刀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