共和
- 拼音gòng hé
- 注音ㄍㄨㄥˋ ㄏㄜˊ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共和[ gòng hé ]
⒈ ?也稱共和制。泛指國家權(quán)力機關(guān)和國家元首由選舉產(chǎn)生的一種政治制度。與“君主制”相對。
英republicanism;
引證解釋
⒈ ?西周 從 厲王 失政,至 宣王 執(zhí)政,中間十四年,號 共和。共和 元年,即公元前841年,是 中國 歷史有確切紀年的開始。 共和 的由來,有兩說:(1)因 厲王 出奔后 召公、周公 二相共同執(zhí)政。
引《史記·周本紀》:“召公、周公 二相行政,號曰‘共和’?!?br />張守節(jié) 正義引 韋昭 曰:“彘 之亂,公卿相與和而脩政事,號曰 共和 也?!?br />宋 歐陽修 《明正統(tǒng)論》:“昔 周厲王 之亂,天下無君, 周公、邵公 共行其政十四年,而后 宣王 立,是 周 之統(tǒng)嘗絶十四年而復續(xù)。然為 周 史者,紀 周、召 之年謂之 共和,而 太史公 亦列之于《年表》。”
(2)因由 共伯和 代理政事。 《漢書·古今人表》“共伯和” 唐 顏師古 注:“共,國名也; 伯,爵也; 和,共伯 之名也。共,音恭。而《遷史》以為 周召 二公行政,號曰 共和,無所據(jù)也?!?br />宋 王應麟 《詩地理考·共和》:“古史, 共伯和 者, 厲王 時之賢諸侯也,諸侯皆往宗焉,因以名其年,謂之 共和,凡十四年。按《汲冢紀年》, 共伯和 干王位,故曰 共和?!?/span>
⒉ ?指共和制。
引章炳麟 《駁康有為論革命書》:“雖然,在 李自成 之世,則賑飢、濟困為不可已;在今之世,則合眾、共和為不可已?!?br />郭孝成 《民國各團體之組織》第四節(jié):“待到共和局定,聊慰 秋瑾 幽魂。”
瞿秋白 《鞘聲》五:“他說,‘ 中國 若行共和必內(nèi)爭大亂’,不知道,十二年來并沒有行過絲毫共和,何以亂到如此?”
國語辭典
共和[ gòng hé ]
⒈ ?周厲王出奔后,周、召二公攝政,號稱「共和」。見《史記·卷四·周本紀》。一說為共伯和攝行天子事。
⒉ ?國家主權(quán)在全體人民,不立君主的國體,稱為「共和」。
反專制
英語republic, republicanism
德語Republik (S)?, republikanisch (Adj)?
法語république
共和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和 | hé hè huó huò hú | 口 | 8畫 | 基本字義 和 hé(ㄏㄜˊ) ⒈ ?相安,諧調(diào):和美。和睦。和諧。和聲。和合(a.和諧;b.古代神話中象征夫妻相愛的兩個神)。和衷共濟。 ⒉ ?平靜:溫和。祥和。和平。和氣。和悅。和煦?;蒿L和暢。 ⒊ ?平息爭端:講和。和約。和議。和親。 ⒋ ?數(shù)學上指加法運算中的得數(shù):二加二的和是四。 ⒌ ?連帶:和盤托出(完全說出來)。和衣而臥。 ⒍ ?連詞,跟,同:我和老師打球。 ⒎ ?介詞,向,對:我和老師請教。 ⒏ ?指日本國:和服(日本式服 |
共 | gòng gōng | 八 | 6畫 | 基本字義 共 gòng(ㄍㄨㄥˋ) ⒈ ?相同,一樣:共性。共同。同甘共苦。 ⒉ ?彼此都具有、使用或承受:患難與共。休戚與共。 ⒊ ?一起,一齊:共鳴。共勉。共議。共處( chǔ )。 ⒋ ?總計,合計:共計。總共。 ⒌ ?與,和:“落霞與孤鶩齊飛,秋水共長天一色?!?⒍ ?“共產(chǎn)黨”的簡稱。 其他字義 共 gōng(ㄍㄨㄥ) ⒈ ?古同“恭”,恭敬。 ⒉ ?古同“供”,供奉,供給。 異體字 供 拱 漢英互譯 altogether、common、general、share、together 相關(guān)字詞 |
共和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