直繩
- 拼音zhí shéng
- 注音ㄓˊ ㄕㄥˊ
- 繁體直繩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直繩[ zhí shéng ]
⒈ ?正直如繩墨。
⒉ ?指正直的人。
⒊ ?以法制裁。
⒋ ?喻法制。
引證解釋
⒈ ?正直如繩墨。
引《晉書·李胤傳》:“遷御史中丞,恭恪直繩,百官憚之?!?br />《南史·褚玠傳》:“及為御史中丞,甚有直繩之稱?!?br />唐 杜甫 《贈裴南部聞袁判官自來欲有按問》詩:“使君傳舊德,已見直繩心?!?/span>
⒉ ?指正直的人。
引唐 盧綸 《早春游樊川野居卻寄李端校書》詩:“投足經(jīng)危路,收才遇直繩。”
⒊ ?以法制裁。
引《后漢書·朱景王杜等傳論》:“直繩則虧喪恩舊,橈情則違廢禁典;選德則功不必厚,舉勞則人或未賢?!?br />三國 魏 曹操 《與太尉楊彪書》:“而足下賢子恃豪父之勢,每不與吾同懷,即欲直繩,顧頗恨恨?!?br />《北史·裴延儁傳》:“延儁 在臺閣,守職而已,不能有所裁斷直繩也?!?br />宋 曾鞏 《待制王堯臣知單州制》:“無直繩肅下之誼,有浮言罔上之跡?!?/span>
⒋ ?喻法制。
引《北史·李彪傳論》:“逮於直繩在手,厲氣明目,持堅無路,末路蹉跎。”
《魏書·高恭之傳》:“道穆 外秉直繩,內(nèi)參機(jī)密,凡是益國利民之事,必以奏聞?!?br />唐 高適 《餞宋八充彭中丞判官之嶺南》詩:“彼邦本倔強(qiáng),習(xí)俗多驕矜,翠羽干平法,黃金撓直繩?!?/span>
直繩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直 | zhí | 目 | 8畫 | 基本字義 直 zhí(ㄓˊ) ⒈ ?不彎曲:直線。直角。直徑。直立。直截了當(dāng)。直覺( jué )。直觀。 ⒉ ?把彎曲的伸開:直起腰來。 ⒊ ?公正合理:是非曲直。理直氣壯。耿直。正直。 ⒋ ?爽快,坦率:直爽。直率( shuài )。直諫。直誠。直言不諱。 ⒌ ?一個勁兒地,連續(xù)不斷:一直走。直哭。 ⒍ ?豎,與“橫”相對:不要橫著寫,要直著寫。 ⒎ ?漢字筆形之一,自上至下。 ⒏ ?姓。 異體字 值 漢英互譯 frank、just、straight、vertical 相關(guān)字詞 曲、彎 |
繩 | shéng | 纟 | 11畫 | 基本字義 繩(繩) shéng(ㄕㄥˊ) ⒈ ?用兩股以上的棉麻纖維或棕草等擰成的條狀物:繩子。繩索。纜繩。繩梯。繩操。繩伎(a.雜技中的走繩;b.舊時指走繩的女藝人)。繩鋸木斷(喻力量雖小,只要堅持不懈,就能做出看來很難辦到的事情)。 ⒉ ?木工用的墨線,引申為標(biāo)準(zhǔn)、法則,又引申為按一定的標(biāo)準(zhǔn)去衡量、糾正:繩墨。準(zhǔn)繩。繩正。繩之以法。 ⒊ ?繼續(xù):“繩其祖武”(繼承祖先)。 ⒋ ?贊譽(yù):“繩息媯以語楚子”(“息媯”,人名)。 |
直繩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直繩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