擿伏
- 拼音tī fú
- 注音ㄊ一 ㄈㄨˊ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擿伏[ tī fú ]
⒈ ?揭露隱秘的壞事。
引證解釋
⒈ ?揭露隱秘的壞事。參見“發(fā)姦擿伏”。
引南朝 梁元帝 《玄覽賦》:“慕 張生 之擿伏,挹 邊延 之勵精?!?br />《南史·王籍傳》:“仕 齊 為 餘杭 令,政化如神,善於擿伏,自下莫能欺也?!?br />唐 楊炯 《后周明威將軍梁公神道碑》:“服叛懷遠,擒姦擿伏?!?/span>
國語辭典
擿伏[ tì fú ]
⒈ ?舉發(fā)隱匿的壞人壞事。
引《漢書·卷七六·趙廣漢傳》:「其發(fā)奸擿伏如神,皆此類也?!?/span>
擿伏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擿 | tī zhì zhāi | 扌 | 17畫 | 基本字義 擿 tī(ㄊ一) ⒈ ?挑出:“其令三輔毋得以春夏擿巢探卵,彈射飛鳥?!?⒉ ?挑剔;指摘:“伏聞諸典校擿抉細微,吹毛求瑕?!?⒊ ?指使:“衛(wèi)將軍(王)商密擿永令發(fā)去?!?⒋ ?揭發(fā):發(fā)奸擿伏(揭露隱秘罪惡)。 ⒌ ?搜索。 ⒍ ?探。 ⒎ ?剖開;分。 ⒏ ?捶。 其他字義 擿 zhì(ㄓˋ) ⒈ ?搔,撓。 ⒉ ?搔頭,即簪子:“簪以玳瑁為擿?!?⒊ ?古同“擲”,投擲:“擿玉毀珠?!?其他字義 擿 zhāi(ㄓㄞ) ⒈ ?古同“摘”:“綠桑擿 |
伏 | fú | 亻 | 6畫 | 基本字義 伏 fú(ㄈㄨˊ) ⒈ ?趴,臉向下,體前屈:伏臥。伏案讀書。 ⒉ ?低下去:此起彼伏。 ⒊ ?屈服,承認錯誤或受到懲罰:伏法。伏輸。伏辯(伏罪的供狀,亦作“伏辨”)。 ⒋ ?使屈服:降伏。降龍伏虎。 ⒌ ?隱藏:伏兵。埋伏。 ⒍ ?農(nóng)歷劃分夏季最炎熱的三個階段:伏日。伏旱。伏暑。伏天。 ⒎ ?姓。 異體字 漢英互譯 bend over、hot seasons、subide、pronate 相關字詞 起 造字法 會意:從亻、從犬 English crouch, crawl, lie hidden, conceal |
擿伏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擿伏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