干掫
- 拼音gān zōu
- 注音ㄍㄢ ㄗㄡ
- 繁體幹掫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干掫(幹掫)[ gàn zōu ]
⒈ ?亦作“干陬”。
⒉ ?本指夜間巡邏擊捕,后亦泛指捍衛(wèi)。
引證解釋
⒈ ?亦作“干陬”。本指夜間巡邏擊捕,后亦泛指捍衛(wèi)。
引《左傳·襄公二十五年》:“陪臣干掫有淫者,不知二命?!?br />楊伯峻 注:“干掫有淫者即巡夜捕擊淫者?!?br />明 沉德符 《野獲編·畿輔·四輔城》:“立四輔以擬三輔,為非時干陬之用?!?br />清 錢謙益 《湖廣提刑按察司僉事晉階朝列大夫管公行狀》:“公密檄衛(wèi)弁,簡壯士數(shù)十人,備干掫?!?br />清 黃遵憲 《赤穗四十七義士歌》:“君雖有臣不能為君持干掫,君實(shí)有弟不獲傳國如金甌?!?/span>
干掫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干 | gān gàn | 干 | 3畫 | 基本字義 干(乾) gān(ㄍㄢ) ⒈ ?觸犯,冒犯,沖犯:干擾。干涉。干預(yù)(亦作“干與”)。森然干霄。 ⒉ ?追求,求取,舊指追求職位俸祿:干祿。干仕。 ⒊ ?關(guān)連,涉及:干系?;ゲ幌喔?。 ⒋ ?盾,古代抵御刀槍的兵器:大動干戈。 ⒌ ?古代用以記年、記月、記日、記時(亦作編排次序)的十個字(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):天干。干支。 ⒍ ?涯岸,水邊:“河之干兮”。 ⒎ ?個數(shù):若干。 ⒏ ?沒有水分或水分少:干燥。干旱。干枯。干柴 |
掫 | zōu zhōu chōu | 扌 | 11畫 | 基本字義 掫 zōu(ㄗㄡ) ⒈ ?巡夜打更:“賓將掫,主人辭?!?⒉ ?聚集。 ⒊ ?成。 ⒋ ?麻稈。 ⒌ ?古地名,在今中國陜西省臨潼縣東北。 ⒍ ?姓。 其他字義 掫 zhōu(ㄓㄡ) ⒈ ?方言,從一側(cè)或一端托起重物。 其他字義 掫 chōu(ㄔㄡ) ⒈ ?拿取東西。 異體字 趣 黀 造字法 形聲:從扌、周聲 English be on night watch; grasp |
干掫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干掫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