體解
- 拼音tǐ jiě
- 注音ㄊ一ˇ ㄐ一ㄝˇ
- 繁體體解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體解[ tǐ jiě ]
⒈ ?古代祭祀、宴饗時(shí),將牲體切割為二十一部分。
⒉ ?分解人的肢體。古代酷刑之一。
⒊ ?猶解體。比喻人心離散。
⒋ ?理解;領(lǐng)悟。
引證解釋
⒈ ?古代祭祀、宴饗時(shí),將牲體切割為二十一部分。
引《國語·周語中》:“體解節(jié)折而共飲食之?!?br />《周禮·夏官·小子》“掌祭祀羞羊肆羊殽肉豆” 鄭玄 注引 漢 鄭司農(nóng) 曰:“羊殽,體解節(jié)折也?!?br />孫詒讓 正義:“今以《禮經(jīng)》、《春秋》內(nèi)外傳及 韋、杜、賈 諸説參互考之,脀解之法蓋有五,而實(shí)止四等。一曰全烝,全而薦之,則不解者也……四曰體解,節(jié)折謂之折俎,亦謂之殽烝。於七體中,復(fù)解前后左右肱股、脊、左右脅,各為三體,則解為二十一體也。凡牲之爓孰者,必體解?!?/span>
⒉ ?分解人的肢體。古代酷刑之一。
引《楚辭·離騷》:“雖體解吾猶未變兮,豈余心之可懲?!?br />王逸 注:“雖遭支解,亦不能變?!?br />《史記·秦始皇本紀(jì)》:“二十年, 燕 太子丹 患 秦 兵至國,恐,使 荊軻 刺 秦王。秦王 覺之,體解 軻 以徇,而使 王翦、辛勝 攻 燕?!?/span>
⒊ ?猶解體。比喻人心離散。
引《元史·世祖紀(jì)六》:“臣等久積不平,心離體解?!?br />《續(xù)資治通鑒·宋英宗治平二年》:“﹝ 呂誨 言﹞今前席詳延,無非藩邸之舊,清途進(jìn)用,皆出權(quán)幸之門。忠良之人,寧無體解。”
⒋ ?理解;領(lǐng)悟。
引《魏書·樂志》:“時(shí)司樂上書,典章有闕,求集中祕羣官議定其事,并訪吏民,有能體解古樂者,與之修廣器數(shù),甄立名品,以諧八音。”
《華嚴(yán)經(jīng)·凈行品》:“自歸於佛,當(dāng)愿眾生,體解大道,發(fā)無上意?!?/span>
國語辭典
體解[ tǐ jiě ]
⒈ ?支解牲體?!蹲髠鳌ば辍贰竿跸碛畜w薦,宴有折俎」句下唐·孔穎達(dá)·正義:「王為公侯設(shè)宴禮,體解節(jié)折升之于俎?!?/p>
⒉ ?古代分解肢體的酷刑。
引《史記·卷六·秦始皇本紀(jì)》:「燕太子丹患秦兵至國,恐,使荊軻刺秦王。秦王覺之,體解軻以徇。」
⒊ ?體會了解。
引《大方廣佛華嚴(yán)經(jīng)·卷六》:「當(dāng)愿眾生,體解大道,發(fā)無上意?!?/span>
體解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體 | tǐ tī | 亻 | 7畫 | 基本字義 體(體) tǐ(ㄊ一ˇ) ⒈ ?人、動物的全身:身體。體重。體溫。體質(zhì)。體征(醫(yī)生在檢查病人時(shí)所發(fā)現(xiàn)的異常變化)。體能。體貌。體魄(體格和精力)。體育。體無完膚。 ⒉ ?身體的一部分:四體。五體投地。 ⒊ ?事物的本身或全部:物體。主體。群體。 ⒋ ?物質(zhì)存在的狀態(tài)或形狀:固體。液體。體積。 ⒌ ?文章或書法的樣式、風(fēng)格:體裁(文學(xué)作品的表現(xiàn)形式,可分為詩歌,散文,小說,戲劇等)。文體(文章的體裁,如“騷體”、 |
解 | jiě jiè xiè | 角 | 13畫 | 基本字義 解 jiě(ㄐ一ㄝˇ) ⒈ ?剖開,分開:解剖。分解。瓦解。解體。 ⒉ ?把束縛著、系著的東西打開:解開。解甲歸田。解囊相助。 ⒊ ?除去,除,廢除,停止:解放(a.使廣大人民群眾脫離壓迫;b.解除束縛而得到自由)。解除。解餓。解乏。解惑。解疑。解圍。解脫。解雇。解聘。解散。解毒。 ⒋ ?溶化:溶解。解凍。 ⒌ ?講明白,分析說明:解釋。解析。解說。勸解。解嘲。 ⒍ ?懂,明白:理解。見解。 ⒎ ?調(diào)和,處理:解決。和 |
體解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體解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