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麻
- 拼音bái má
- 注音ㄅㄞˊ ㄇㄚˊ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白麻[ bái má ]
⒈ ?植物名。即苘麻。
⒉ ?亦作“白麻紙”。
引證解釋
⒈ ?植物名。即苘麻。
引五代 齊己 《贈曹松先輩》詩:“閒游向諸寺,卻看白麻衣?!?br />宋 謝翱 《和靖墓》詩:“山中處士白麻履,死后無書獻(xiàn)天子。”
⒉ ?見“白麻紙”。
國語辭典
白麻[ bái má ]
⒈ ?植物名。錦葵科?麻屬,一年生草本。莖高五、六尺,葉互生,呈圓心形。夏季開花。種子可供制藥,皮可造繩。
⒉ ?唐詔書以麻紙謄寫,麻紙則有黃、白二種。舉凡立后、建儲、討伐,及拜免將相等大事,皆用白麻詔書,制敕則用黃麻詔書。
引唐·李肇《翰林志》:「凡赦書、德音、立后、建儲、大誅、討免三公宰相命將曰制,并用白麻紙,不用印?!?br />宋·王溥《唐會要·卷五七·翰林院》:「凡將相出入,皆翰林草制,謂之白麻。」
白麻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麻 | má | 麻 | 11畫 | 基本字義 麻 má(ㄇㄚˊ) ⒈ ?草本植物,種類很多,有“大麻”、“苧麻”、“苘麻”、“亞麻”等。莖皮纖維通常亦稱“麻”,可制繩索、織布:麻布。麻衣。麻袋。麻繩。麻紡。 ⒉ ?指“芝麻”:麻醬。麻油。 ⒊ ?像腿、臂被壓后的那種不舒服的感覺:腳麻了。 ⒋ ?感覺不靈,或喪失感覺,引申為思想不敏銳:麻痹。麻醉。麻木不仁。 ⒌ ?面部痘瘢,引申指物體表面粗糙:麻子。 ⒍ ?帶細(xì)碎斑點的:麻雀。麻蠅。 ⒎ ?喻紛亂:麻亂。麻沸。 ⒏ |
白 | bái | 白 | 5畫 | 基本字義 白 bái(ㄅㄞˊ) ⒈ ?雪花或乳汁那樣的顏色:白色。白米。 ⒉ ?明亮:白晝。白日做夢。 ⒊ ?清楚:明白。不白之冤。 ⒋ ?純潔:一生清白。白璧無瑕。 ⒌ ?空的,沒有加上其它東西的:空白。白卷。 ⒍ ?沒有成就的,沒有效果的:白忙。白說。 ⒎ ?沒有付出代價的:白吃白喝。 ⒏ ?陳述:自白。道白(亦稱“說白”、“白口”)。 ⒐ ?與文言相對:白話文。 ⒑ ?告語:告白(對公眾的通知)。 ⒒ ?喪事:紅白喜事(婚事和喪事)。 |
白麻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白麻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