諫諍
- 拼音jiàn zhèng
- 注音ㄐ一ㄢˋ ㄓㄥˋ
- 繁體諫諍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諫諍[ jiàn zhèng ]
⒈ ?直言規(guī)勸,使人改正過錯。
例諫諍即見聽。——《漢書》
英criticize sb.’s faults frankly;
引證解釋
⒈ ?直言規(guī)勸。
引《韓詩外傳》卷十:“言 文王 咨嗟,痛 殷商 無輔弼諫諍之臣而亡天下矣?!?br />宋 蘇軾 《上神宗皇帝書》:“歷觀 秦 漢 以及 五代,諫諍而死,蓋數(shù)百人。”
一本作“諫爭”。 葉君健 《自由》十四:“吳春茂 說這番話的態(tài)度,正如一個忠臣在對皇帝進行諫諍一樣,語調(diào)非常誠懇?!?/span>
國語辭典
諫諍[ jiàn zhēng ]
⒈ ?直言規(guī)勸在上位的人。
引《三國志·卷一四·魏書·劉放傳》:「然時因群臣諫諍,扶贊其義,并時密陳損益,不專導諛言?!?/span>
反阿諛
諫諍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諍 | zhèng | 讠 | 8畫 | 基本字義 諍(諍) zhèng(ㄓㄥˋ) ⒈ ?諫,照直說出人的過錯,叫人改正:諍諫。諍言。諍臣。諍友(能直言規(guī)勸的朋友。亦作“爭友”)。 ⒉ ?〔諍人〕古代傳說中的矮小人種。亦稱“靖人”。 ⒊ ?紛爭,爭:諍紊(爭論是非)。 異體字 諍 漢英互譯 admonish 造字法 形聲:從讠、爭聲 English to expostulate; to remonstrate |
諫 | jiàn | 讠 | 11畫 | 基本字義 諫(諫) jiàn(ㄐ一ㄢˋ) ⒈ ?舊時稱規(guī)勸君主或尊長,使改正錯誤:諫勸。進諫。諫阻。兵諫。從諫如流。 異體字 諫 漢英互譯 expostulate with 造字法 形聲:從讠、柬聲 English remonstrate, admonish |
諫諍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