彌縫
- 拼音mí féng
- 注音ㄇ一ˊ ㄈㄥˊ
- 繁體彌縫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彌縫[ mí féng ]
⒈ ?彌補(bǔ)縫合缺陷。
例加緒含容,冀可彌縫。——《三國演義》
英patch up; gloss over faults; plug up the holes;
引證解釋
⒈ ?縫合;補(bǔ)救。
引《左傳·僖公二十六年》:“桓公 是以糾合諸侯,而謀其不協(xié),彌縫其闕,而匡救其災(zāi)。”
唐 元稹 《楊汝士授右補(bǔ)闕制》:“朕聞袞職有闕, 仲山甫 補(bǔ)之。蓋所以節(jié)置天子之嗜欲,而彌縫其不及也?!?br />《資治通鑒·唐高祖武德九年》:“后奉事 高祖,承順妃嬪,彌縫其闕,甚有內(nèi)助?!?br />清 侯方域 《豫省試策一》:“﹝人主﹞不得不委重於人,其所委而重者,幸而得其人,則猶可彌縫其闕,而茍安於一時?!?/span>
⒉ ?設(shè)法遮掩以免暴露。
引唐 吳兢 《貞觀政要·論擇官》:“互相姑息,惟事彌縫?!?br />宋 李上交 《近事會元·神策軍宦官主兵》:“自是參掌機(jī)密,遂至內(nèi)務(wù)百司皆歸宦者,上下彌縫,共為不法?!?br />《明史·楊繼盛傳》:“守法度者為迂疎,巧彌縫者為才能?!?br />清 紀(jì)昀 《閱微草堂筆記·灤陽消夏錄五》:“頃竊聽所言,非揣摩迎合之方,即消弭彌縫之術(shù)?!?/span>
⒊ ?調(diào)和;斡旋。
引宋 陳鵠 《耆舊續(xù)聞》卷三:“已而不合,雖 子華 極力彌縫,亦不樂?!?br />明 高啟 《評史·李泌》:“當(dāng)是時, 倓 有功也,而 李輔國 嫉之; 誦 無過也,而 張延賞 搆之。二子蓋岌岌矣,賴 泌 居其間,左右彌縫,上下歡悅?!?br />周恩來 《堅(jiān)決肅清黨內(nèi)一切非無產(chǎn)階級的意識》:“中央對于黨內(nèi)的糾紛,反對彌縫敷衍的妥協(xié)辦法,而要堅(jiān)決地肅清一切非無產(chǎn)階級的意識?!?/span>
⒋ ?勉強(qiáng)維持。
引郭沫若 《萬引》:“平常不怕就是家貧,她是從不肯拖欠,想方設(shè)計(jì)把每月每日的生活總要彌縫下去?!?/span>
國語辭典
彌縫[ mí féng ]
⒈ ?補(bǔ)合。
引《左傳·僖公二十六年》:「彌縫其闕,而匡救其災(zāi)?!?/span>
⒉ ?設(shè)法遮掩缺失以免被人發(fā)覺。
例如:「他將那件事彌縫得很好,別人都沒發(fā)現(xiàn)?!?/span>
彌縫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彌 | mí mǐ | 弓 | 8畫 | 基本字義 彌(彌) mí(ㄇ一ˊ) ⒈ ?滿,遍:彌滿。彌月(a.整一個月;b.嬰兒滿月)。彌望(滿眼)。彌天(滿天,形容極大的)。 ⒉ ?補(bǔ),合:彌補(bǔ)。彌縫。彌封。 ⒊ ?更加:彌堅(jiān)。欲蓋彌彰。 ⒋ ?水滿的樣子:彌漫。 ⒌ ?久,遠(yuǎn):彌留(病久留不去,后稱病重將死)。彌亙(連綿不斷)。 ⒍ ?姓。 其他字義 彌(彌) mǐ(ㄇ一ˇ) ⒈ ?古同“弭”,平息,消滅。 異體字 彌 瀰 镾 ? 漢英互譯 cover、fill、full、more、overflowing 造字法 形聲: |
縫 | féng fèng | 纟 | 13畫 | 基本字義 縫(縫) féng(ㄈㄥˊ) ⒈ ?用針線連綴:縫紉??p綴??p制??p補(bǔ)??p連。裁縫。 其他字義 縫(縫) fèng(ㄈㄥˋ) ⒈ ?空隙,裂開或自然露出的窄長口子:縫子。縫隙。裂縫。見縫插針。 ⒉ ?縫合的地方:天衣無縫。 異體字 縫 綘 漢英互譯 sew、slot 造字法 形聲:從纟、逢聲 English sew, mend |
彌縫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彌縫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