賦役
- 拼音fù yì
- 注音ㄈㄨˋ 一ˋ
- 繁體賦役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賦役[ fù yì ]
⒈ ?賦稅和徭役。
引證解釋
⒈ ?賦稅和徭役的合稱。 中國 古代,賦初指兵賦。 春秋 后期,各國逐漸從田畝征賦,賦和稅漸趨混合。 秦 漢 以后,賦指按戶口征收的稅,徭役則另行征發(fā),賦和役始有明顯區(qū)別。 明 代以后,將按戶口征發(fā)的徭役折征銀兩,把丁稅并入田賦,至 清 則以賦役為田租的專稱。
引《六韜·盈虛》:“其賦役也甚寡。”
《新唐書·食貨志二》:“國家賦役之法,曰租、曰調(diào)、曰庸。”
《清史稿·食貨志二》:“世祖 入 關(guān),首免都城居民被兵者賦役三年?!?/span>
⒉ ?分配徭役。
引《資治通鑒·唐僖宗乾符三年》:“西川 節(jié)度使 高駢 筑 成都 羅城,使僧 景仙 規(guī)度,周二十五里,悉召縣令庀徒賦役,吏受百錢以上皆死?!?br />胡三省 注:“賦,布也;分布使之就役也?!?/span>
國語辭典
賦役[ fù yì ]
⒈ ?賦稅和徭役。
引北齊·顏之推《顏氏家訓(xùn)·歸心》:「安可計其賦役,以為罪人?」
賦役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役 | yì | 彳 | 7畫 | 基本字義 役 yì(一ˋ) ⒈ ?服兵務(wù),從軍:從役?,F(xiàn)役。 ⒉ ?戰(zhàn)事:戰(zhàn)役。 ⒊ ?服勞力之事:勞役。徭役。 ⒋ ?使喚:役使。奴役。 ⒌ ?被役使的人:役夫。役徒。仆役。雜役。 異體字 伇 漢英互譯 battle、labour、servant、service、use as a servant 造字法 會意 English service; a servant, laborer; to serve |
賦 | fù | 貝 | 12畫 | 基本字義 賦(賦) fù(ㄈㄨˋ) ⒈ ?舊指田地稅:田賦。賦稅。 ⒉ ?中國古典文學(xué)的一種文體。 ⒊ ?念詩或作詩:登高賦詩。 ⒋ ?給予,亦特指生成的資質(zhì):賦予。賦有。天賦。稟賦。 ⒌ ?古同“敷”,鋪陳,分布。 異體字 賦 ? 漢英互譯 endow with、tax、ode 造字法 形聲:從貝、武聲 English tax; give; endow; army; diffuse |
賦役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賦役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