楷法
- 拼音kǎi fǎ
- 注音ㄎㄞˇ ㄈㄚˇ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楷法[ kǎi fǎ ]
⒈ ?典范;法則。
⒉ ?猶效法。
⒊ ?楷書之法。
引證解釋
⒈ ?典范;法則。
引《晉書·隱逸傳·辛謐》:“謐 少有志尚,博學善屬文,工草隸書,為時楷法?!?br />北齊 顏之推 《顏氏家訓·慕賢》:“有 丁覘 者, 洪亭 民耳,頗善屬文,殊工草隸……軍府輕賤,多未之重,恥令子弟以為楷法?!?br />《明史·隱逸傳·楊恒》:“恒 性醇篤……家無儋石,而臨財甚介,鄉(xiāng)人奉為楷法焉?!?/span>
⒉ ?猶效法。
引《南史·柳世隆傳》:“司馬公 所為,后生楷法,吾豈能止之哉?!?/span>
⒊ ?楷書之法。
引《晉書·衛(wèi)恒傳》:“上谷 王次仲,始作楷法?!?br />清 陳康祺 《郎潛紀聞》卷三:“﹝ 蔣衡 ﹞工詩、古文,其《書法論》一篇,尤為講楷法者所宗尚?!?br />《花月痕》第四七回:“﹝ 李稷 ﹞又開了幾處學堂,教二十歲下兵丁,都要讀些史書,熟些核算,工些楷法?!?/span>
國語辭典
楷法[ kǎi fǎ ]
⒈ ?效法的典范。
引《南史·卷三八·柳元景傳》:「司馬公所為,后生楷法,吾豈能止之哉。」
《明史·卷二九八·隱逸傳·楊恒傳》:「家無儋石,而臨財甚介,鄉(xiāng)人奉為揩法焉?!?/span>
⒉ ?楷書的筆法。
引《晉書·卷三六·衛(wèi)瓘傳》:「隸書者,篆之捷也。上谷王次仲始作楷法?!?br />《花月痕·第四七回》:「又開了幾處學堂,教二十歲下兵丁,都要讀些史書,熟些核算,工些楷法?!?/span>
楷法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楷 | kǎi jiē | 木 | 13畫 | 基本字義 楷 kǎi(ㄎㄞˇ) ⒈ ?法式,模范:楷模?????瑒t??健?⒉ ?漢字的一種書體:楷書。正楷。小楷??w。 其他字義 楷 jiē(ㄐ一ㄝ) ⒈ ?落葉喬木,木材可制器具,種子可榨油,樹皮和葉子可制栲膠。亦稱“黃連木”。 異體字 漢英互譯 model、pattern、regular script 造字法 形聲:從木、皆聲 English model style of Chinese writing |
法 | fǎ | 氵 | 8畫 | 基本字義 法 fǎ(ㄈㄚˇ) ⒈ ?體現統(tǒng)治階段的意志,國家制定和頒布的公民必須遵守的行為規(guī)則:法辦。法典。法官。法規(guī)。法律。法令。法定。法場。法理。法紀。法盲。法人(“自然人”的對稱。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義獨立參與民事活動,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法律義務的社會組織)。法制。法治。犯法。守法。合法。憲法(國家的根本大法)。政法。奉公守法。逍遙法外。 ⒉ ?處理事物的手段:辦法。設法。手法。寫法。 ⒊ ?仿效:效法。 |
楷法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楷法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