迷方
- 拼音mí fāng
- 注音ㄇ一ˊ ㄈㄤ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迷方[ mí fāng ]
⒈ ?迷失方向。
⒉ ?佛教語。指令人迷惑的境界;迷津。
引證解釋
⒈ ?迷失方向。
引南朝 宋 鮑照 《擬古》詩之一:“南國有儒生,迷方獨(dú)淪誤。”
黃節(jié) 補(bǔ)注:“胡枕泉 曰:‘方,猶道也?!搜悦缘廓?dú)沉淪謬誤也。”
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哀吊》:“雖有通才,迷方告控?!?br />周振甫 注:“唐 寫本‘告’作‘失’。迷失方向,失去控制?!?br />唐 韓愈 《秋懷詩》之六:“喪懷若迷方,浮念劇含梗?!?br />《舊五代史·世襲傳二·錢元瓘》:“白晝?nèi)珈F, 吳 師迷方,遂敗之。”
⒉ ?佛教語。指令人迷惑的境界;迷津。
引唐 李白 《秋日登揚(yáng)州西靈塔》詩:“玉毫如可見,于此照迷方。”
唐 皎然 《晚春尋桃源觀》詩:“全覺此身離俗境,玄機(jī)亦可照迷方。”
明 梅鼎祚 《玉合記·緣合》:“小妮喚名 慧月,生來有些劣撇,替人指點(diǎn)迷方,自己積成寃孽。”
迷方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迷 | mí | 辶 | 9畫 | 基本字義 迷 mí(ㄇ一ˊ) ⒈ ?分辨不清,失去了辨別、判斷的能力:迷信。迷糊。迷津。迷惘。迷蒙(a.昏暗看不清;b.神志模糊不清;e.使迷惑,受蒙蔽)。執(zhí)迷不悟。 ⒉ ?醉心于某種事物,發(fā)生特殊的愛好:迷戀。入迷。 ⒊ ?沉醉于某種事物的人:棋迷。革新迷。 ⒋ ?使人陶醉:景色迷人。 異體字 謎 漢英互譯 aficionado、fan、hepcat 造字法 形聲:從辶、米聲 English bewitch, charm, infatuate |
方 | fāng | 方 | 4畫 | 基本字義 方 fāng(ㄈㄤ) ⒈ ?四個(gè)角都是90度直角的四邊形或六個(gè)面都是方形的立體;正方形.長方形 ⒉ ?數(shù)學(xué)上指某數(shù)自乘的積:方根。平方。開方。 ⒊ ?人的品行端正:方正。方直。 ⒋ ?一邊或一面:方向。方面。 ⒌ ?地區(qū),地域:地方。方志。方言。方物。方圓。方隅(邊疆)。方輿(指領(lǐng)域,亦指大地)。 ⒍ ?辦法,做法,技巧:方式。方法。教導(dǎo)有方。貽笑大方。 ⒎ ?種,類:變幻無方。儀態(tài)萬方。 ⒏ ?為治療某種疾病而組合起來的若 |
迷方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迷方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