涂山
- 拼音tú shān
- 注音ㄊㄨˊ ㄕㄢ
- 繁體塗山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涂山[ tú shān ]
⒈ ?傳說禹會(huì)諸侯及娶妻之地方。
例禹合諸侯于涂山,執(zhí)玉帛者萬國?!蹲髠鳌ぐЧ吣辍?br />涂山者,禹所取妻之山也。——《越絕書·記地傳》
英Tushan;
⒉ ?具體位置說法不一,一說在今浙江西北,一說在安徽蚌埠西。
引證解釋
⒈ ?古國名。相傳為 夏禹 娶 涂山 女及會(huì)諸侯處。
引《書·益稷》:“予創(chuàng)若時(shí),聚于 涂山。”
孔 傳:“涂山,國名?!?/span>
⒉ ?山名。其所在有三說:(1)在今 安徽 懷遠(yuǎn)縣 東南、 淮河 東岸,又名 當(dāng)涂山。
引《左傳·哀公七年》:“禹 合諸侯於 涂山,執(zhí)玉帛者萬國?!?br />杜預(yù) 注:“涂山 在 壽春 東北?!?br />《史記·夏本紀(jì)》:“予辛壬娶 涂山,辛壬癸甲,生 啟 予不子,以故能成水土功?!?br />司馬貞 索隱:“皇甫謐 云‘今 九江 當(dāng)涂 有 禹 廟’,則 涂山 在 江 南也?!?br />參閱《太平寰宇記·濠州》。(2)在今 四川 重慶市 巴縣。俗名 真武山。晉 常璩 《華陽國志·巴志》:“禹 娶於 涂,辛壬癸甲而去,生子 啟 呱呱啼不及視,三過其門而不入室,務(wù)在救時(shí),今 江州 涂山 是也,帝 禹 之廟銘存焉。”
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(jīng)注·江水一》:“江 之北岸有 涂山,南有 夏禹 廟、 涂君 祠,廟銘存焉?!?br />(3)在今 浙江 紹興縣 西北。 漢 袁康 《越絕書·外傳記越地傳》:“涂山 者, 禹 所娶妻之山也,去縣五十里?!?br />張宗祥 校注:“《越絶》及《吳越春秋》皆指 會(huì)稽?!?/span>
⒊ ?涂山 女, 夏禹 的妻子。
引漢 劉向 《列女傳·魏曲沃負(fù)》:“夏 之興也以 涂山,亡也以 末喜。”
元 本 高明 《琵琶記·蔡公逼伯喈赴試》:“涂山 四日離 大禹,你直恁地捨不得分離?!?/span>
國語辭典
涂山[ tú shān ]
⒈ ?山名。位于安徽省懷遠(yuǎn)縣東南,淮河?xùn)|岸,與荊山相對(duì)。中夾淮河。
涂山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涂 | tú | 氵 | 10畫 | 基本字義 涂(塗) tú(ㄊㄨˊ) ⒈ ?使顏色或油漆等附著在上面:涂飾。涂漆。涂抹。 ⒉ ?亂寫:涂鴉。 ⒊ ?用筆抹上或抹去:涂改。涂竄。涂乙。 ⒋ ?泥濘:涂炭。 ⒌ ?河流或海流夾雜的泥沙在地勢(shì)較平的河流入海處或海岸附近沉積而成的淺海灘:海涂。灘涂。 ⒍ ?同“途”。 ⒎ ?姓。 異體字 塗 凃 滁 途 漢英互譯 besmear、imbrue、scrawl、smear、spread 相關(guān)字詞 擦、抹 造字法 形聲:從氵、余聲 English surname; name of certain rivers |
山 | shān | 山 | 3畫 | 基本字義 山 shān(ㄕㄢ) ⒈ ?地面形成的高聳的部分:土山。山崖。山巒。山川。山路。山頭。山明水秀。山雨欲來風(fēng)滿樓(喻沖突或戰(zhàn)爭(zhēng)爆發(fā)之前的緊張氣氛)。 ⒉ ?形狀像山的:山墻(人字形房屋兩側(cè)的墻壁。亦稱“房山”)。 ⒊ ?形容大聲:山響。山呼萬歲。 ⒋ ?姓。 異體字 漢英互譯 hill、mountain、jebel 造字法 象形:像山峰綿延之形 English mountain, hill, peak |
涂山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涂山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