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鱉
- 拼音shí biē
- 注音ㄕˊ ㄅ一ㄝ
- 繁體石鱉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石鱉[ shí biē ]
⒈ ?盛石下沉水底以系浮橋的大木箱。
⒉ ?鱉形石。
⒊ ?鱉的化石。
引證解釋
⒈ ?同“石鼈”。
⒉ ?盛石下沉水底以系浮橋的大木箱。
引《晉書·成都王穎傳》:“進軍屯 河 南,阻 清水 為壘,造浮橋以通 河 北,以大木函盛石,沉之以繫橋,名曰石鱉?!?/span>
⒊ ?鱉形石。 唐 馮贄 《云仙雜記》卷四:“高郢 夜課於 豐亭,忽見一鱉在案上,視之,石也。
引郢 異其事,取千題,散置楮中禱祝,令石鱉銜之,以卜來事。既而石鱉舉頭,乃是《沙洲獨鳥賦》。題出果然,其年首選?!?/span>
⒋ ?鱉的化石。
國語辭典
石鱉[ shí biē ]
⒈ ?動物名。軟體動物門雙經(jīng)綱。體橢圓形,色淡紫褐,背面有殼板多片。無頭無眼,亦無觸手,但殼板的皮膜上有一些感光細胞。附著于海濱的巖縫間,徐徐匐行。觸其體,即卷縮。其化石發(fā)現(xiàn)于志留利亞紀。
⒉ ?裝有石頭、下沉到水底來系住浮橋的大木箱。
引《晉書·卷五九·成都王穎傳》:「進軍屯河南,阻清水為壘,造浮橋以通河北,以大木函盛石,沉之以系橋,名曰石鱉?!?/span>
石鱉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石 | shí dàn | 石 | 5畫 | 基本字義 石 shí(ㄕˊ) ⒈ ?構(gòu)成地殼的礦物質(zhì)硬塊:石破天驚(喻文章議論新奇驚人)。 ⒉ ?指石刻:金石。 ⒊ ?指古代用來治病的針:藥石。藥石之言(喻規(guī)勸別人的話)。 ⒋ ?中國古代樂器八音之一。 ⒌ ?姓。 其他字義 石 dàn(ㄉㄢˋ) ⒈ ?中國市制容量單位,十斗為一石。 異體字 ? ? 鉐 漢英互譯 rock、stone、lapis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stone, rock, mineral; rad. 112 |
鱉 | biē | 魚 | 19畫 | 基本字義 鱉(鱉) biē(ㄅ一ㄝ) ⒈ ?爬行動物,生活在水中,形狀像龜,背甲上有軟皮,無紋。肉可食,甲可入藥。亦稱“甲魚”、“團魚”;有的地區(qū)稱“黿”;俗稱“王八”。 異體字 鱉 鼈 龞 漢英互譯 turtle 造字法 形聲:從魚、敝聲 English turtle |
石鱉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石鱉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