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時
- 拼音zhōng shí
- 注音ㄓㄨㄥ ㄕˊ
- 繁體中時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中時[ zhōng shí ]
⒈ ?午時。不好也不壞的時機。古代以春、夏、秋、冬四時配木、火、金、水四行,另分立秋前十八日配土,名為“中央時”,簡稱“中時”。后因以泛指夏末。
引證解釋
⒈ ?午時。
引《后漢書·方術傳上·李南》:“明日中時應有吉問?!?br />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仙藥》:“﹝肉芝﹞五月五日中時取之,陰乾百日?!?br />《陳書·儒林傳·沉洙》:“若其日有長短,分在中時前后?!?/span>
⒉ ?不好也不壞的時機。
引北魏 賈思勰 《齊民要術·大豆》:“春大豆次植穀之后,二月中旬為上時(一畝用子八升),三月上旬為中時(用子一斗),四月上旬為下時(用子一斗二升)?!?/span>
⒊ ?古代以春、夏、秋、冬四時配木、火、金、水四行,另分立秋前十八日配土,名為“中央時”,簡稱“中時”。后因以泛指夏末。參閱 清 王夫之 《禮記章句·月令·季夏》。
引唐 賈島 《送僧》詩:“中時山果熟,后夏竹陰繁?!?/span>
中時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中 | zhōng zhòng | 丨 | 4畫 | 基本字義 中 zhōng(ㄓㄨㄥ) ⒈ ?和四方、上下或兩端距離同等的地位:中心。當( dàng )中。中原。中華。 ⒉ ?在一定范圍內,里面:暗中。房中。中飽。 ⒊ ?性質或等級在兩端之間的:中輟(中途停止進行)。中等。中流砥柱。 ⒋ ?表示動作正在進行:在研究中。 ⒌ ?特指“中國”:中式。中文。 ⒍ ?適于,合于:中看。 其他字義 中 zhòng(ㄓㄨㄥˋ) ⒈ ?恰好合上:中選。中獎。中意(會意,滿意)。 ⒉ ?受到,遭受:中毒。中計。 ⒊ ?科 |
時 | shí | 日 | 7畫 | 基本字義 時(時) shí(ㄕˊ) ⒈ ?一切事物不斷發(fā)展變化所經歷的過程:時間。時不我與。 ⒉ ?較長的時間:時代。古時。 ⒊ ?泛指一段時間:時光。時令。時分。 ⒋ ?現在的,當前的:當時。時下。時務。時宜。 ⒌ ?常常:時常。學而時習之。 ⒍ ?一年中的一季:時序。四時如春。 ⒎ ?舊時的記時單位,一晝夜十二分之一為一“時辰”,深夜十一點至次日凌晨一點為“子時”,中午十一點至一點為“午時”。 ⒏ ?現在的記時單位,一晝夜的二十 |
中時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中時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