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道
- 拼音tōng dào
- 注音ㄊㄨㄥ ㄉㄠˋ
- 詞性名詞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通道[ tōng dào ]
⒈ ?來往暢通的道路。
英thoroughfare; passageway; passage;
引證解釋
⒈ ?開辟道路。
引《書·旅獒》:“惟克 商,遂通道于九夷八蠻?!?br />《史記·五帝本紀(jì)》:“天下有不順者, 黃帝 從而征之,平者去之,披山通道,未嘗寧居?!?br />《史記·蒙恬列傳》:“﹝ 始皇 ﹞迺使 蒙恬 通道,自 九原 抵 甘泉,壍山堙谷,千八百里?!?/span>
⒉ ?大路,暢通之路。
引《詩·齊風(fēng)·<載驅(qū)>序》:“故盛其車服,疾驅(qū)於通道大都?!?br />《漢書·陳湯傳》:“卒以無罪,老棄 敦煌,正當(dāng) 西域 通道,令威名折衝之臣旋踵及身?!?/span>
⒊ ?可以通行的走道。
引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(jīng)注·汾水》:“天井水 出 東陘山 西南,北有 長(zhǎng)嶺,嶺上東西有通道,即 鈃隥 也?!?br />宋 蘇軾 《書溫公志文異壙之語》:“古今之葬皆為一室。獨(dú) 蜀 人為一墳而異藏,其間為通道,高不及肩,廣不容人。”
王蒙 《風(fēng)箏飄帶》:“我們終于走上第十四層的一個(gè)公共通道。”
⒋ ?普遍適用的道理。
引《史記·平津侯主父列傳》:“君臣、父子、兄弟、夫婦、長(zhǎng)幼之序,此五者天下之通道也?!?br />《東觀漢記·杜林傳》:“見惡如農(nóng)夫之務(wù)去草焉,芟荑藴崇之,絶其本根,勿使能植,畏其易也。古今通道,傳法於有根?!?br />唐 韓愈 《與大顛師書》之三:“自激修行,獨(dú)立空曠,無累之地者,非通道也?!?/span>
國(guó)語辭典
通道[ tōng dào ]
⒈ ?來往通行的大路。
引《漢書·卷七〇·陳湯傳》:「老棄敦煌,正當(dāng)西域通道?!?/span>
⒉ ?通行天下的倫常法則,指達(dá)道而言。
引《史記·卷一一二·平津侯傳》:「君臣、父子、兄弟、夫婦、長(zhǎng)幼之序,此五者天下之通道也?!?/span>
⒊ ?開通道路。
引《書經(jīng)·旅獒》:「惟克商,遂通道于九夷八蠻。」
英語Tongdao Dong autonomous county in Huaihua 懷化|懷化[Huai2 hua4], Hunan, (communications)? channel, thoroughfare, passage
德語Galerie (Maschine)? , Durchgang (S)?, Kanal (Elektro)? (S)?, Verkehrsverbindung (S)?
法語accès, passage, couloir, communication
通道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通 | tōng | 辶 | 10畫 | 基本字義 通 tōng(ㄊㄨㄥ) ⒈ ?沒有阻礙,可以穿過,能夠達(dá)到:通風(fēng)。通天。通氣。通宵。通行。通過。通衢。貫通。四通八達(dá)。曲徑通幽。 ⒉ ?懂得,徹底明了:通曉。通徹。通今博古。通情達(dá)理。 ⒊ ?傳達(dá):通令。通訊。通報(bào)。通告。通知。通緝。通諜。 ⒋ ?往來交接:通敵。通商。通郵。通融。通假( jiǎ )(漢字的通用和假借)。串通。溝通。 ⒌ ?普遍、全:通才(指知識(shí)廣博,具有多種才能的人)。通論。通體。通身。通讀。通常。通 |
道 | dào | 辶 | 12畫 | 基本字義 道 dào(ㄉㄠˋ) ⒈ ?路,方向,途徑:道路。鐵道。志同道合。 ⒉ ?指法則、規(guī)律:道理。道德。道義。得道多助,失道寡助。 ⒊ ?學(xué)術(shù)或宗教的思想體系:道學(xué)。傳道。修道。 ⒋ ?方法,辦法,技術(shù):門道。醫(yī)道。 ⒌ ?指“道家”(中國(guó)春秋戰(zhàn)國(guó)時(shí)期的一個(gè)學(xué)派,主要代表人物是老聃和莊周) ⒍ ?指“道教”(中國(guó)主要宗教之一,創(chuàng)立于東漢):道觀( guàn )。道士。道姑。道行( háng )(僧道修行的功夫,喻技能和本領(lǐng))。 ⒎ ?指 |
通道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通道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