鼷鼠
- 拼音xī shǔ
- 注音ㄒ一 ㄕㄨˇ
- 詞性暫無(wú)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(wú)組合信息
詞語(yǔ)解釋
鼷鼠[ xī shǔ ]
⒈ ?鼠類最小的一種。古人以為有毒,嚙人畜至死不覺(jué)痛,故又稱甘口鼠。
⒉ ?傳說(shuō)中的一種大獸。
引證解釋
⒈ ?鼠類最小的一種。古人以為有毒,嚙人畜至死不覺(jué)痛,故又稱甘口鼠。
引《春秋·成公七年》:“七年春,王正月,鼷鼠食郊牛角,改卜牛。鼷鼠又食其角,乃免牛?!?br />《三國(guó)志·魏志·杜襲傳》:“臣聞千鈞之弩不為鼷鼠發(fā)機(jī);萬(wàn)石之鐘不以莛撞起音?!?br />明 李時(shí)珍 《本草綱目·獸三·鼷鼠》﹝集解﹞引 陳藏器 曰:“鼷鼠極細(xì),卒不可見(jiàn),食人皮牛馬等皮膚成瘡,至死不覺(jué)?!?br />清 王韜 《淞濱瑣話·李延庚》:“男兒膽大如鼷鼠,一何可哂。”
⒉ ?傳說(shuō)中的一種大獸。
引《太平御覽》卷九一一引 漢 東方朔 《神異經(jīng)》:“北方有冰萬(wàn)里,厚百丈,有鼷鼠在冰下出焉,其形如鼠,食草木,肉重千斤,可以作脯,食之已熱?!?/span>
國(guó)語(yǔ)辭典
鼷鼠[ xī shǔ ]
⒈ ?一種家鼠。身體小,吻部尖而長(zhǎng),耳朵較大,尾巴細(xì)長(zhǎng),全身灰黑色或灰褐色。是傳播鼠疫的媒介。
英語(yǔ)rat, mouse
鼷鼠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(huà)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鼷 | xī | 鼠 | 23畫(huà) | 基本字義 鼷 xī(ㄒ一) ⒈ ?〔鼷鼠〕一種小老鼠,亦稱“耳鼠”。一說(shuō)就是小家鼠。 造字法 形聲:從鼠、奚聲 English a mouse |
鼠 | shǔ | 鼠 | 13畫(huà) | 基本字義 鼠 shǔ(ㄕㄨˇ) ⒈ ?哺乳動(dòng)物的一科,門齒終生持續(xù)生長(zhǎng),常借嚙物以磨短,繁殖迅速,種類甚多,有的能傳播鼠疫等病原,并為害農(nóng)林草原,盜食糧食,破壞貯藏物、建筑物等(俗稱“耗子”):老鼠。鼠膽。鼠目寸光。投鼠忌器。鼠輩。 ⒉ ?隱憂:鼠思。 異體字 ? 鼡 漢英互譯 rat 造字法 象形:像鼠之形 English rat, mouse; KangXi radical 208 |
鼷鼠的近義詞
- 暫無(wú)近義詞信息
鼷鼠的反義詞
- 暫無(wú)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