干預
- 拼音gān yù
- 注音ㄍㄢ ㄩˋ
- 繁體干預
- 詞性動詞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干預,干與[ gān yù,gān yù ]
⒈ ?過問或參與其事。
例請民警同志出來干預。
周執(zhí)森從來沒有這樣大膽地干預過總指揮的事情?!枞昵濉度f山紅遍》
英intervene;
⒉ ?關涉;關系。
例并無干預。
大抵為己之學,于他人無一豪(同毫)干預?!巍ぶ祆洹吨熳尤珪閷W之方》
英correlate;
⒊ ?好管閑事,過問與他毫無關系的事情。
例作為財政大臣,查理無權干預政治事務。
英meddle;
引證解釋
⒈ ?亦作“干與”。亦作“干豫”。
⒉ ?過問或參預(其事)。
引《三國志·魏志·程昱傳》:“顯分明例,其致一也。初無校事之官干與庶政者也?!?br />《三國志·魏志·楊俊傳》“眾冤痛之”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《魏略》:“車駕南巡,未到 宛,有詔百官不得干豫郡縣?!?br />《晉書·王衍傳》:“衍 妻 郭氏 ……好干預人事, 衍 患之而不能禁。”
宋 司馬光 《上龐副樞論貝州事宜書》:“國有大政,廟堂之上,謀議素熟,方略已定,而復以踈賤之人,狂愚之議,干與其間,罪之大者也?!?br />范文瀾 蔡美彪 等《中國通史》第二編第二章第一節(jié):“侯國民事由朝廷派官吏管理,侯不得干與?!?br />巴金 《懷念蕭珊》一:“她看見那些年輕人深夜闖進來,害怕他們把我揪走,便溜出大門,到對面派出所去,請民警同志出來干預?!?/span>
⒊ ?關涉;關系。
引唐 元稹 《唐故工部員外郎杜君墓系銘并序》:“選練其干預教化之尤者三百,其餘無聞焉?!?br />《朱子全書》卷一:“大抵為己之學,於他人無一毫干預?!?br />明 李贄 《唐責梅傳》:“孰知數千里之外,無干與之人,不用請求而遂以孝烈傳其事也?!?/span>
國語辭典
干預[ gān yù ]
⒈ ?干涉、參預、過問。也作「干與」、「干豫」。
引《三國演義·第一一八回》:「昔先帝在日,譙周未嘗干預國政?!?br />《 文明小史·第一八回》:「我的吃煙就是我的自由權,雖父母亦不能干預的?!?/span>
⒉ ?牽涉、關系。
引《朱子全書·卷一·學一·總論為學之方》:「大抵為己之學,于他人無一豪干預?!?/span>
英語to meddle, to intervene, intervention
德語Intervention (S)?, einschreiten, intervenieren (V)?, sich in etw einmischen, in etw eingreifen (V)?
法語intervenir, se mêler, s'ingérer dans, s'immiscer dans
干預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預 | yù | 頁 | 10畫 | 基本字義 預(預) yù(ㄩˋ) ⒈ ?事前:預習。預計。預見。預先。預言。預科。預測。預料。預祝。預知。預謀。預感。預算。 ⒉ ?參與:干預。參預。 異體字 預 漢英互譯 beforehand、in advance 造字法 形聲:從頁、予聲 English prepare, arrange; in advance |
干 | gān gàn | 干 | 3畫 | 基本字義 干(乾) gān(ㄍㄢ) ⒈ ?觸犯,冒犯,沖犯:干擾。干涉。干預(亦作“干與”)。森然干霄。 ⒉ ?追求,求取,舊指追求職位俸祿:干祿。干仕。 ⒊ ?關連,涉及:干系?;ゲ幌喔伞?⒋ ?盾,古代抵御刀槍的兵器:大動干戈。 ⒌ ?古代用以記年、記月、記日、記時(亦作編排次序)的十個字(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):天干。干支。 ⒍ ?涯岸,水邊:“河之干兮”。 ⒎ ?個數:若干。 ⒏ ?沒有水分或水分少:干燥。干旱。干枯。干柴 |
干預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