竹笪
- 拼音zhú dá
- 注音ㄓㄨˊ ㄉㄚˊ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竹笪[ zhú dá ]
⒈ ?粗竹席。
引證解釋
⒈ ?粗竹席。
引唐 李匡乂 《資暇集》卷下:“麄籧篨因 江 東呼為笪,今 京洛 皆呼為竹笪?!?br />康有為 《大同書》甲部第二章:“若 印度 熱地,疫氣尤盛,死亡尤多,竹笪戴尸於河邊,積薪而焚之?!?/span>
竹笪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竹 | zhú | 竹 | 6畫 | 基本字義 竹 zhú(ㄓㄨˊ) ⒈ ?常綠多年生植物,春日生筍,莖有很多節(jié),中間是空的,質(zhì)地堅(jiān)硬,種類很多??芍破魑铮挚勺鼋ㄖ牧希褐褡?。竹葉。竹筍。竹編(用竹篾編制的工藝品)。竹刻。 ⒉ ?指竹制管樂器:金石絲竹。 ⒊ ?中國古代樂器八音之一。 ⒋ ?姓。 異體字 漢英互譯 bamboo 造字法 象形:像竹形 English bamboo; flute; KangXi radical 118 |
笪 | dá | 竹 | 11畫 | 基本字義 笪 dá(ㄉㄚˊ) ⒈ ?一種用粗竹篾編成的像席的東西,晾曬糧食用。 ⒉ ?牽船索。 ⒊ ?姓。 異體字 擔(dān) 造字法 形聲:從竹、旦聲 English a coarse mat of rushes or bamboo |
竹笪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竹笪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