象聲
- 拼音xiàng shēng
- 注音ㄒ一ㄤˋ ㄕㄥ
- 繁體象聲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象聲[ xiàng shēng ]
⒈ ?摹擬事物的聲音。
英onomatopoeia; imitive words;
引證解釋
⒈ ?即形聲?!傲鶗敝?,是漢字的一種造字方法。用意符和聲符兩部分組成字,意符表示該字所屬的意義范疇,聲符表示該字的聲音。
引《漢書·藝文志》:“古者八歲入小學,故《周官》保氏掌養(yǎng)國子,教之六書,謂象形、象事、象意、象聲、轉注、假借,造字之本也。”
顏師古 注:“象聲,即形聲?!?/span>
⒉ ?口技的一種。擅長摹擬各種聲音。
引清 鈕琇 《觚賸續(xù)編·象聲》:“都下有為象聲之戲者,其人以尺木來。隔屏聽之,一音乍發(fā),眾響漸臻,或為開市,則廛主啟門,估人評物,街巷談議,牙儈喧呶,至墟散而息。”
清 顧祿 《桐橋倚棹錄·舟楫》:“雜耍之技,來自 江 北,以軟硬工夫、十錦戲法、象聲、間壁戲、小曲、連相、燈下跳獅、煙火等藝擅長?!?/span>
國語辭典
象聲[ xiàng shēng ]
⒈ ?六書之一。由音符與意符組合而成,意符表形,音符表聲。參見「形聲」條。
象聲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象 | xiàng | 豕 | 11畫 | 基本字義 象 xiàng(ㄒ一ㄤˋ) ⒈ ?哺乳動物,是目前地球陸地上最大的哺乳類動物,多產在印度、非洲等熱帶地區(qū),門牙極長,可用于雕刻成器皿或藝術品:象牙。象牙寶塔(喻脫離群眾和生活的文學家、藝術家的小天地)。 ⒉ ?形狀,樣子:形象。景象。氣象。現象。想象。象征。萬象更新。象聲。象形。 異體字 像 漢英互譯 as、elephant、shape、imitate、seem、look as if 造字法 象形:像大象之形 English elephant; ivory; figure, image |
聲 | shēng | 士 | 7畫 | 基本字義 聲(聲) shēng(ㄕㄥ) ⒈ ?物體振動時所產生的能引起聽覺的波:聲音。聲帶。 ⒉ ?消息,音訊:聲息。不通聲氣。 ⒊ ?說出來讓人知道,揚言,宣稱:聲明。聲辯(公開辯白)。聲淚俱下。聲嘶力竭。 ⒋ ?名譽:名聲。 ⒌ ?音樂歌舞:聲伎(女樂,古代的歌姬舞女)。聲色。 異體字 磬 聲 漢英互譯 make a sound、reputation、sound、tone、voice 造字法 形聲:從耳、聲殳聲 English sound, voice, noise; tone; music |
象聲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象聲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