豫州
- 拼音yù zhōu
- 注音ㄩˋ ㄓㄡ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豫州[ yù zhōu ]
⒈ ?古九州之一。
⒉ ?漢以來所設(shè)置的州名。初為漢武帝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。轄境約當(dāng)今淮河以北、伏牛山以東豫東、皖北地。東漢治所在譙(今安徽省亳州市),三國魏以后屢有移徙,轄境亦伸縮不常。東晉、南朝時(shí)治所最北在懸瓠城(今河南汝南),最南在邾城(今湖北黃岡西北)。轄境最大時(shí)相當(dāng)今江蘇、安徽長江以西,安徽省望江縣以北的淮河南北地區(qū)。經(jīng)常只轄有今安徽淮河以南部分地區(qū)。北魏治所在懸瓠城。隋大業(yè)初因改洛州為豫州(后即改河南郡),乃先后改此為溱州、蔡州。地處中原沖要,為東晉、南北朝時(shí)戰(zhàn)爭重地。
引證解釋
⒈ ?古九州之一。
引《書·禹貢》:“荊 河 惟 豫州?!?br />《周禮·夏官·職方氏》:“河 南曰 豫州?!?/span>
⒉ ?漢 以來所設(shè)置的州名。初為 漢武帝 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。轄境約當(dāng)今 淮河 以北、 伏牛山 以東 豫東、皖北 地。 東漢 治所在 譙 (今 安徽省 亳州市 ), 三國 魏 以后屢有移徙,轄境亦伸縮不常。 東晉、南朝 時(shí)治所最北在 懸瓠城 (今 河南 汝南 ),最南在 邾城 (今 湖北 黃岡 西北)。轄境最大時(shí)相當(dāng)今 江蘇、安徽 長江 以西, 安徽省 望江縣 以北的 淮河 南北地區(qū)。經(jīng)常只轄有今 安徽 淮河 以南部分地區(qū)。 北魏 治所在 懸瓠城。隋 大業(yè) 初因改 洛州 為 豫州 (后即改 河南郡 ),乃先后改此為 溱州、蔡州。地處中原沖要,為 東晉、南北朝 時(shí)戰(zhàn)爭重地。
國語辭典
豫州[ yù zhōu ]
⒈ ?地名。古九州之一,包括今河南及山東舊曹州、湖北舊襄陽、鄖陽等地。
豫州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州 | zhōu | 川 | 6畫 | 基本字義 州 zhōu(ㄓㄡ) ⒈ ?古代的一種行政區(qū)劃,所轄地區(qū)的大小歷代不同(后多用于地名):州縣。杭州。 ⒉ ?中國一種民族自治行政區(qū)劃:海南省黎族苗族自治州。 異體字 洲 漢英互譯 canton、eparchy、state 造字法 會(huì)意 English administrative division, state |
豫 | yù | 豕 | 15畫 | 基本字義 豫 yù(ㄩˋ) ⒈ ?歡喜,快樂:豫附。豫游(逸樂嬉游)。不豫之色。 ⒉ ?同“預(yù)”。 ⒊ ?安閑,舒適:逸豫。 ⒋ ?古同“與”,參與。 ⒌ ?中國河南省的別稱:豫?。ㄒ喾Q“河南梆子”)。 異體字 榭 余 櫲 預(yù) 忬 漢英互譯 comfort、please 造字法 形聲:從象、予聲 |
豫州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豫州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