餢飳
- 拼音bù zhù
- 注音ㄅㄨˋ ㄓㄨˋ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餢飳[ bù zhù ]
⒈ ?發(fā)面餅。
引證解釋
⒈ ?發(fā)面餅。
引《太平御覽》卷八六〇引 晉 束晳 《餅賦》:“釰帶案成,餢飳髓燭,或名生於里巷,或法出乎殊俗?!?br />唐 劉恂 《嶺表錄異》卷上:“南中醖酒,即先用諸藥別淘,漉秔米,曬乾;旋入藥和米,擣熟,即緑粉矣。熱水溲而團之,形如餢飳?!?/span>
餢飳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飳 | zhù tǒu | 飠 | 13畫 | 基本字義 飳 zhù(ㄓㄨˋ) ⒈ ?祭祀。 ⒉ ?一種糕餅。 其他字義 飳 tǒu(ㄊㄡˇ) ⒈ ?古同“餢”。 統(tǒng)一碼 飳字UNICODE編碼U+98F3,10進制: 39155,UTF-32: 000098F3,UTF-8: E9 A3 B3。 飳字位于中日韓統(tǒng)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 |
餢 | bù | 飠 | 16畫 | 基本字義 餢 bù(ㄅㄨˋ) ⒈ ?〔餢飳( tǒu )〕用發(fā)酵后的面做的餅。 異體字 ? |
餢飳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餢飳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