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虎
- 拼音wǔ hǔ
- 注音ㄨˇ ㄏㄨˇ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五虎[ wǔ hǔ ]
⒈ ?指明代宦官魏忠賢私黨中的五個文臣。指南明·桂王時與錦衣指揮使李元胤結黨攬權的五個官員。
引證解釋
⒈ ?指 明 代宦官 魏忠賢 私黨中的五個文臣。
引《明史·宦官傳二·魏忠賢》:“內外大權一歸 忠賢 ……外廷文臣則 崔呈秀、田吉、吳淳夫、李夔龍、倪文煥 主謀議,號五虎?!?/span>
⒉ ?指 南明 桂王 時與錦衣指揮使 李元胤 結黨攬權的五個官員。
引《明史·嚴起桓傳》:“時朝政決於 成棟 子 元胤,都御史 袁彭年,少詹事 劉湘客,給事中 丁時魁、金堡、蒙正發(fā) 五人附之,攬權植黨,人目為五虎。”
五虎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五 | wǔ | 二 | 4畫 | 基本字義 五 wǔ(ㄨˇ) ⒈ ?數(shù)名,四加一(在鈔票和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“伍”代):五彩。五官。五谷。五金。五代(中國朝代名,后梁、后唐、后晉、后漢、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權的時期)。五帝(中國傳說中的五個帝王,通常指黃帝、顓頊、帝嚳、唐堯、虞舜)。五毒(指蝎、蛇、蜈蚣、壁虎、蟾蜍)。五行(指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)。五嶺(指越城嶺,都龐嶺,萌渚嶺、騎田嶺、大庾嶺)。五岳(指東岳泰山、西岳華山、南岳衡山、北岳恒山和 |
虎 | hǔ | 虍 | 8畫 | 基本字義 虎 hǔ(ㄏㄨˇ) ⒈ ?哺乳動物,毛黃褐色,有黑色條紋,性兇猛,力大。骨和血及內臟均可入藥(通稱“老虎”):虎口(a.喻危險境地;b.手上拇指和食指相交的地方)?;⒀ǎㄓ魑kU境地)?;⒎ü糯{兵的憑證,用銅鑄成虎形,分兩半)?;⒗牵ㄓ鲀礆埖娜耍??;㈩^蛇尾?;⒕猃埍P。龍騰虎躍。 ⒉ ?勇猛、威武:虎將?;?。虎勁?;⑼??;⒒?。虎氣。 ⒊ ?古同“?!保?。 ⒋ ?古同“琥”,琥珀。 異體字 唬 俿 乕 虝 漢英互譯 |
五虎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五虎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