步趨
- 拼音bù qū
- 注音ㄅㄨˋ ㄑㄨ
- 繁體步趨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步趨[ bù qū ]
⒈ ?步步緊跟。
例步趨原著,一成不變。
英imitate;
⒉ ?行走(趨:快走)
例是故善養(yǎng)身者,使之能逸而能勞,步趨動作,使其四體狃於寒暑之變?!巍ぬK軾《教戰(zhàn)守》
英walk quickly;
引證解釋
⒈ ?亦作“步趍”。
⒉ ?行走。
引《說文·行部》:“行,人之步趨也?!?br />段玉裁 注:“步,行也;趨,走也,二者一徐一疾,皆謂之行,統(tǒng)言之也?!?br />《漢書·王吉傳》:“休則俛仰詘信以利形,進退步趨以實下?!?br />唐 元稹 《贈太保嚴(yán)公行狀》:“王師步趍,不習(xí)嵌嶮,泝水行舟,進寸退里。”
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封三娘》:“方隨喜間,一女子步趨相從,屢望顏色?!?/span>
⒊ ?追隨,效法。
引語出《莊子·田子方》:“夫子步亦步,夫子趨亦趨,夫子馳亦馳,夫子奔逸絶塵,而 回 瞠若乎后矣!”
宋 葉適 《題陳壽老論孟紀(jì)蒙》:“使子及其時步趨規(guī)矩於親領(lǐng)密承之間,回復(fù)折旋於互暢交闡之盛,不挺然異材乎?”
明 胡應(yīng)麟 《詩藪·元》:“范德機、傅與礪、張仲舉 步趨工部。”
鄭觀應(yīng) 《盛世危言·議院》:“今 日本 行之,亦勃然興起,步趨西國,陵侮中朝?!?/span>
⒋ ?事情進行的程序和步調(diào)。
引清 杭世駿 《<東城雜記>序》:“洛 社高 耆英 之名,《梁書》剏《止足》之傳,折齒效其步趨,小冠別為風(fēng)尚?!?br />《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·論中國現(xiàn)在之黨派及將來之政黨》:“其黨員步趨之齊整,紀(jì)律之嚴(yán)謹(jǐn),為 日本 政黨所未有。”
朱德 《和董老過春節(jié)》:“提倡新風(fēng)尚,統(tǒng)傳正步趨?!?/span>
國語辭典
步趨[ bù qū ]
⒈ ?步,徐步。趨,疾步。步趨指行走。
引《莊子·田子方》:「夫子步亦步,夫子趨亦趨,夫子馳亦馳,夫子奔逸絕塵,而回瞠若乎后矣?!?/span>
⒉ ?引申為追隨。
引《聊齋志異·卷五·封三娘》:「方隨喜間,一女子步趨相從,屢望顏色,似欲有言?!?/span>
步趨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趨 | qū cù | 走 | 12畫 | 基本字義 趨(趨) qū(ㄑㄨ) ⒈ ?快走:趨走。趨進。趨前。趨奉。趨翔(快走像鳥展翅飛翔)。趨炎附勢(奔走于權(quán)貴,依附有權(quán)勢的人)。趨之若鶩(像野鴨子一樣成群地爭著去,含貶義)。 ⒉ ?歸向,情勢向著某方面發(fā)展:趨向。趨勢。大勢所趨。 ⒊ ?鵝或蛇伸頭咬人。 ⒋ ?追求,追逐:趨時(追求時髦)。趨利。趨光性。 其他字義 趨(趨) cù(ㄘㄨˋ) ⒈ ?古同“促”,催促;急速。 異體字 趨 趍 漢英互譯 hasten、hurry、tend to become、ten |
步 | bù | 止 | 7畫 | 基本字義 步 bù(ㄅㄨˋ) ⒈ ?行走:步兵。步行( xíng )。徒步。信步。閑步。固步自封。望而卻步。 ⒉ ?踏著別人的足跡走,追隨:步韻。步其后塵。步武前賢。 ⒊ ?行走時兩腳的距離:步伐。步測。寸步難行。 ⒋ ?事情進行的程序、階段、程度:步驟。初步。 ⒌ ?中國舊制長度單位,一步等于五尺。 ⒍ ?古同“埠”,多用于地名。 ⒎ ?姓。 異體字 埠 歨 歩 踄 漢英互譯 step、pace 造字法 會意 English step, pace; walk, stroll |
步趨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步趨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