喉衿
- 拼音hóu jīn
- 注音ㄏㄡˊ ㄐ一ㄣ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喉衿[ hóu jīn ]
⒈ ?亦作“喉襟”。
⒉ ?喻綱領(lǐng),要領(lǐng)。
⒊ ?喻要害之地。
引證解釋
⒈ ?亦作“喉襟”。
⒉ ?喻綱領(lǐng),要領(lǐng)。
引漢 趙岐 《<孟子>題辭》:“《論語》者,五經(jīng)之錧鎋,六蓺之喉衿也。”
宋 程大昌 《考古編·詩論》:“然則古序也者,其《詩》之喉襟也歟!”
⒊ ?喻要害之地。
引《晉書·石勒載記上》:“鄴 有 三臺 之固,西接 平陽,四塞山河,有喉衿之勢。”
金 鄧千江 《望海潮·上蘭州守》詞:“營屯繡錯,山形米聚,喉襟百二 秦 關(guān)?!?br />明 李東陽 《天津衛(wèi)城修造記》:“矧畿輔之近,喉襟之要,擁重兵,置羣士,而無以控制統(tǒng)馭之,其可哉?”
國語辭典
喉衿[ hóu jīn ]
⒈ ?咽喉及頸領(lǐng)。
⒉ ?比喻綱領(lǐng)、綱要。
引漢·趙岐〈孟子題辭〉:「論語者,五經(jīng)之錧轄,六蓺之喉衿也。」
⒊ ?比喻形勢險要,可掌控全局之地。
引《晉書·卷一〇四·石勒載記上》:「鄴有三臺之固,西接平陽,四塞山河,有喉衿之勢,宜北徙據(jù)之。」
喉衿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衿 | jīn | 衤 | 9畫 | 基本字義 衿 jīn(ㄐ一ㄣ) ⒈ ?古代服裝下連到前襟的衣領(lǐng):青衿(代稱秀才)。 ⒉ ?系衣裳的帶子。 造字法 形聲:從衤、今聲 English collar or lapel of garment |
喉 | hóu | 口 | 12畫 | 基本字義 喉 hóu(ㄏㄡˊ) ⒈ ?頸的前部和氣管相通的部分,是呼吸器官的一部分,內(nèi)有聲帶,又是發(fā)音器官(通稱“喉頭”):喉嚨。喉舌(①泛指說話的器官;②喻代言人,如“報紙是人民的喉喉”;③喻險要的地方,如“居庸關(guān)乃扼守京城之喉喉”;④古喻國家的重臣,特指御史之類的諫官)。 異體字 ? 漢英互譯 larynx、throat 造字法 形聲:從口、侯聲 English throat, gullet, larynx; guttural |
喉衿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喉衿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