刻辭
- 拼音kè cí
- 注音ㄎㄜˋ ㄘˊ
- 繁體刻辭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刻辭[ kè cí ]
⒈ ?鏤刻于金石之上的文辭。
引證解釋
⒈ ?鏤刻于金石之上的文辭。
引《史記·秦始皇本紀(jì)》:“金石刻盡 始皇帝 所為也。今襲號而金石刻辭不稱 始皇帝,其於久遠(yuǎn)也如后嗣為之者,不稱成功盛德?!?br />郭沫若 《奴隸制時代·古代文字之辯證的發(fā)展》:“這個銅權(quán)的一面刻著 秦始皇 二十六年統(tǒng)一度量衡的刻辭,和 秦二世 的補(bǔ)刻辭。”
魯迅 《野草·墓碣文》:“我夢見自己正和墓碣對立,讀著上面的刻辭?!?/span>
刻辭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刻 | kè | 刂 | 8畫 | 基本字義 刻 kè(ㄎㄜˋ) ⒈ ?雕,用刀子挖:刻本(雕版印成的書本)。刻石??套???贪?。刻舟求劍。 ⒉ ?古代用漏壺記時,一晝夜共一百刻。今用鐘表計時,一刻等于十五分鐘:五點(diǎn)一刻。 ⒊ ?時間:此刻。即刻。頃刻(極短時間)。時刻??滩蝗菥彙?⒋ ?形容程度極深:深刻??桃???坦牵ǜ惺苌钋腥牍牵?。刻苦。 ⒌ ?不厚道:刻毒??瘫?。尖刻??量?。 ⒍ ?同“克”。 異體字 漢英互譯 character、chisel 造字法 形聲:從刂、亥聲 English carve, |
辭 | cí | 辛 | 13畫 | 基本字義 辭(辭) cí(ㄘˊ) ⒈ ?告別:告辭。辭訣。辭行。辭世。辭別。 ⒉ ?不接受,請求離去:辭職。辭呈。 ⒊ ?躲避,推托:不辭辛苦。辭讓。辭謝。推辭。 ⒋ ?解雇:辭退。 ⒌ ?同“詞”。 ⒍ ?優(yōu)美的語言:辭藻。修辭。 ⒎ ?講話;告訴:“請辭于軍”。 ⒏ ?文體的一種:辭賦。陶淵明《歸去來兮辭》。 異體字 辭 辝 辤 漢英互譯 diction、phraseology、take leave 造字法 會意:從舌、從辛 English words, speech, expression, phrase |
刻辭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刻辭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