激切
- 拼音jī qiè
- 注音ㄐ一 ㄑ一ㄝˋ
- 詞性形容詞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激切[ jī qiè ]
⒈ ?激烈直率。
例詞極激切。——清·梁啟超《譚嗣同傳》
言多激切。
英impassioned; outspoken; vehement;
⒉ ?激勵。
英encourage;
引證解釋
⒈ ?激烈直率。
引《漢書·賈山傳》:“其言多激切,善指事意,然終不加罰,所以廣諫爭之路也?!?br />唐 劉禹錫 《上杜司徒書》:“昔稱 韓非 善著書,而《説難》、《孤憤》尤為激切。”
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二七回:“何小姐 原是個性情中人,他怎肯矯同立異?只因他一生不得意,逼成一個激切行逕,所以寧飲盜泉之水,不受嗟來之食?!?br />魯迅 《漢文學史綱要》第七篇:“為文皆疏直激切,盡所欲言?!?/span>
⒉ ?猶激勵。
引《文選·袁宏<三國名臣序贊>》:“行不脩飾,名跡無愆;操不激切,素風愈鮮。”
劉良 注:“志操不待激勸切磋,自有純素之風?!?br />宋 蘇轍 《書論》:“則其所以告諭天下者,常丁寧激切,亹亹而不倦?!?br />康有為 《大同書》甲部第一章:“讀書方有志於古今,學門更激切於時事?!?/span>
⒊ ?高亢凄切。
引三國 魏 曹丕 《答繁欽書》:“夢與神通,寤而悲吟,哀聲激切?!?br />《南史·庾域傳》:“初發(fā) 蜀,有雙鳩巢舟中,及至,又棲廬側,每聞哭泣之聲,必飛翔簷宇,悲鳴激切?!?br />唐 范攄 《云溪友議》卷二:“李尚書 訥 夜登越城樓,聞歌曰:‘ 鴈門山 上鴈初飛’,其聲激切?!?/span>
⒋ ?激動;感奮。
引唐 高適 《酬河南節(jié)度使賀蘭大夫見贈之作》詩:“感時常激切,於己即忘情。”
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(xiàn)狀》第四一回:“然而我以前也就過幾次舘,也有人薦的;就是現(xiàn)在這個舘,是 繼翁 薦的,雖是一般的感激,然而總沒有這種激切?!?br />冰心 《去國·斯人獨憔悴》:“說著覺得十分激切?!?/span>
⒌ ?急切,迫切。
引清 李漁 《閑情偶寄·頤養(yǎng)·療病》:“人無貴賤窮通,皆有激切所需之物。”
國語辭典
激切[ jī qiè ]
⒈ ?激烈率直。
引《后漢書·卷四六·陳寵傳》:「慮言事者必多激切,或致不能容,乃上疏豫通廣帝意。」
唐·劉禹錫〈上杜司徒書〉:「昔稱韓非善著書,而說難、孤憤尤為激切?!?/span>
⒉ ?激勵、鼓勵。
引《文選·袁宏·三國名臣序贊》:「行不修飾,名跡無愆;操不激切,素風愈鮮?!?/span>
⒊ ?激動振奮。
引唐·高適〈酬河南節(jié)度使賀蘭大夫見贈之作〉詩:「感時常激切,于己即忘 情?!?br />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(xiàn)狀·第四一回》:「雖是一般的感激,然而總沒有這種激切?!?/span>
⒋ ?聲音高亢悲切。
引《南史·卷五六·庾域傳》:「每聞哭泣之聲,必飛翔簷宇,悲鳴激切?!?/span>
激切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切 | qiē qiè | 刀 | 4畫 | 基本字義 切 qiē(ㄑ一ㄝ) ⒈ ?用刀從上往下用力:切菜。切除。切磋(本義是把骨角玉石加工制成器物,引申為在業(yè)務、思想各方面互相吸取長處,糾正缺點,如“切切琢磨”)。 其他字義 切 qiè(ㄑ一ㄝˋ) ⒈ ?密合,貼近:切當( dàng )。切膚(切身)。切己。親切。 ⒉ ?緊急:急切。迫切。 ⒊ ?實在:切忌。懇切。 ⒋ ?舊時漢語標音的一種方法,用兩個字,取上一字的聲母與下一字的韻母拼成一個音。亦稱“反切”。 異體字 砌 漢英互譯 |
激 | jī | 氵 | 16畫 | 基本字義 激 jī(ㄐ一) ⒈ ?水受阻遏,震蕩而涌或飛濺:沖激。激蕩。激濁揚清(沖擊污水,讓清水上來,喻打擊壞人壞事,獎勵好人好事)。 ⒉ ?冷水突然澆淋或沖、泡食物:激酸菜。 ⒊ ?鼓動,使人的感情沖動:刺激。激勵。 ⒋ ?感情沖動:感激。激動。激昂慷慨。 ⒌ ?急劇的,強烈的:激烈。激進。 ⒍ ?過分直率:激厲。激切。 ⒎ ?〔激光〕某些物質的原子中的粒子受光或電刺激,使低能級的原子變成高能級原子,而輻射出相位、頻率、方 |
激切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激切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